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留学(留學)  拼音:liú xué
到国外求学深造。如:「大学毕业后,他就到外国留学,继续深造。」
《國語辭典》:留学生(留學生)  拼音:liú xué shēng
在国外念书的学生。《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却说彭仲翔等到了东京,住不多日就去访著了中国留学生的公会处,商量进学校的话。」
《国语辞典》:留学考试(留学考试)  拼音:liú xué kǎo shì
留学考试分为公费与自费两种。公费留学考试为教育部举办的一种考试。通过此项考试,由国家供给学费或奖学金至国外留学,于学业完成后回国服务。
《国语辞典》:小留学生(小留学生)  拼音:xiǎo liú xué shēng
指国小至高中学龄,即出国念书的学生。如:「小留学生常因在外乏人照顾,衍生了许多问题。」
《國語辭典》:放洋  拼音:fàng yáng
1.船舶出海。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二:「广州自小海至溽洲七百里,……商船去时,至溽洲少需以诀,然后解去,谓之放洋。」
2.出国留学。如:「他的儿女都放洋了。」
《國語辭典》:青年会(青年會)  拼音:qīng nián huì
基督教青年会的简称。参见「基督教青年会」条。
《國語辭典》:留洋  拼音:liú yáng
旧时指出国留学。如:「他是清代第一批留洋的人才。」
分類:外国留学
《漢語大詞典》:张耀翔
(1893-1964)心理学家。北京清华学堂毕业,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教授。1921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组织中华心理学会,并任会长。1922年创办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并任主编。提倡用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主要著作有《心理学讲话》《感觉心理》等。
《國語辭典》:伍廷芳  拼音:wǔ tíng fāng
人名。(西元1842~1922)字文爵,号秩庸,广东新会人。创《中外新报》,为中国有日报之始。留英习法律,为清修律大臣,草民刑律,开中国法律新纪元。武昌起义,首倡清帝退位之议,民军推为议和代表。后历任司法总长、代国务总理、外交总长等。陈烱明叛变,忧愤而卒。
《国语辞典》:留美学人(留美学人)  拼音:liú měi xué rén
留学美国,且学有专精的学者。如:「留美学人归国服务,贡献良多。」
《国语辞典》:喝洋水  拼音:hē yáng shuǐ
在国外留学、读书。如:「他是个喝洋水的人,新玩意儿比较多。」
《国语辞典》:郁达夫(郁达夫)  拼音:yù dá fū
人名。(西元1896~1945)浙江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习经济法政,曾先后任教北京、武汉、中山、安徽诸大学。抗战期间流寓南洋,胜利后为日军所害。著有小说《沉沦》、《屐痕处处》等。
《国语辞典》:李方桂  拼音:lǐ fāng guì
人名。(西元1902~1987)山西昔阳人。曾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及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民国三十七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毕生从事汉语声韵学、苗徭语、藏语、洞台语、印第安语等研究,对我国语言学发展,贡献卓著。后病逝于美国旧金山。著有《比较傣语手册》、《上古音研究》、《古代西藏碑文研究》等。
《漢語大詞典》:曹靖华
(1897-1987)翻译家,散文家。河南卢氏人。曾留学苏联。北伐战争时任苏联顾问团翻译。1927年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任教。1933年回国。曾任中国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译有契诃夫的剧本《三姊妹》、绥拉菲摩维奇的长篇小说《铁流》、阿·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等。著有散文集《花》《飞花集》等。
《漢語大詞典》:戴季陶
(1891-1949)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名传贤。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孙中山秘书,协助孙组织中华革命党。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1925年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书,歪曲孙中山的革命学说,散布反共、反对工农运动的言论,形成“戴季陶主义”,并支持西山会议派的主张。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曾任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