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薄亲(薄亲)  拼音:bó qīn
亲戚关系疏远的人。如:「我在大陆只有几个远房薄亲。」《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有个薄亲马秀才,饱学之士,在此觅一馆舍,未知你老爷用得著否?」
《漢語大詞典》:远慢(遠慢)
分類:疏远轻忽
《漢語大詞典》:离薄(離薄)
谓使关系疏远,感情淡薄。隋书·后妃传·文献独孤皇后:“ 周 家公主,类无妇德,失礼於舅姑,离薄人骨肉。”
《漢語大詞典》:诛远(誅遠)
斥退疏远。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諂之党。”
分類:斥退疏远
《國語辭典》:乖间(乖間)  拼音:guāi jiàn
因分开而疏远隔阂。唐。李朝威《柳毅传》:「向者词述疏狂,妄突高明。退自循顾,戾不容责。幸君子不为此乖间可也。」
分類:隔阂疏远
《漢語大詞典》:辟远(辟遠)
荒僻辽远。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 秦国 辟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辱至於此。”汉书·南粤传:“ 南海 辟远,恐盗兵侵此,吾欲兴兵絶新道,自备待诸侯变。”
(1).远避,躲得远远的。礼记·坊记:“寡妇之子,不有见焉,则弗友也。君子以辟远也。”吕氏春秋·先识:“ 商王 大乱,沉于酒德,辟远 箕子 ,爰近姑与息。”
(2).引申为疏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昔 楚 不承供贡,辟远兄弟之国。”
《漢語大詞典》:疏嫌
亦作“疎嫌”。 疏远嫌弃。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初, 宋贵人 生皇太子 庆 , 梁贵人 生 和帝 。后既无子,并疾忌之,数閒於帝,渐致疎嫌。”
分類:疏远嫌弃
《漢語大詞典》:缌亲(緦親)
较为疏远的亲属关系。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宣忠寺:“所得金马,緦亲之内均分之,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信矣!” 范祥雍 校注:“緦亲谓亲族中较疏远者。”参见“ 緦麻 ”。
《國語辭典》:缌麻(緦麻)  拼音:sī má
用细麻布制成的丧服。用在已出嫁的姑母、堂姊妹及族兄弟,以及表兄弟、岳父母、婿、外孙等之丧时所穿,为期三个月,为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仪礼。丧服礼》:「缌麻三月者。」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也称为「缌麻服」、「缌服」。
《漢語大詞典》:弃辱(棄辱)
疏远侮慢。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遣 芳 归藩于 齐 ,以避皇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皇帝即位,纂继洪业,春秋已长,未亲万机,躭淫内宠,沉漫女色,废捐讲学,弃辱儒士。”
分類:疏远侮慢
《漢語大詞典》:遐潜(遐潛)
疏远埋没。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恨 輅 才长命短,道贵时贱,亲贤遐潜,不宣於良史。”
分類:疏远埋没
《漢語大詞典》:疏丧(疏喪)
关系疏远者或远宗、远亲的丧事。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而有司数以蕃国疏丧,宫内产生,及吏卒小污,屡生忌故。”
《漢語大詞典》:疏渐(疏漸)
亦作“踈渐”。 渐渐地疏远。 宋 柳开 《上叔父评事论葬书》:“亲亲之义,代各不同。当世之与二世,其为踈渐之理明矣。”
分類:渐渐疏远
《漢語大詞典》:疏黜
亦作“疎黜”。 疏远贬斥。《南齐书·谢超宗传》:“风闻征北諮议参军 谢超宗 根性浮险,率情躁薄,仕近声权,务先諂狎,人裁疎黜,亟便詆贱。”
分類:疏远贬斥
《漢語大詞典》:以疏间亲(以疏間親)
《左传·隐公三年》“远间亲” 唐 孔颖达 疏:“ 齐 东郭偃 、 棠无咎 专 崔氏 之政,而侮 崔成 、 崔彊 ,是疎远而间亲戚也。”后以“以疏间亲”表示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不是我説句以疏间亲的话,令伯这种行逕,不定是有意迴避你的了。”
《國語辭典》:外四路  拼音:wài sì lù
非亲非故,关系疏远。《红楼梦》第二八回:「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
分類: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