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疏通  拼音:shū tōng
1.疏导水流。如:「疏通河渠」。
2.调解双方的争执。如:「疏通纠纷」。
3.通达。《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铭箴》:「至始于皇勒岳,政暴而文泽,亦有疏通之美焉。」
《漢語大詞典》:疏通
亦作“踈通”。 剖析阐释。汉书·儒林传·孟喜:“ 喜 好自称誉,得家候阴阳灾变书,诈言师 田生 且死时枕 喜 厀,独传 喜 ,诸儒以此耀之。同门 梁丘贺 疏通证明之,曰:‘ 田生 絶於 施讎 手中,时 喜 归 东海 ,安得此事?’” 颜师古 注:“疏通,犹言分别也。” 唐 杜甫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诗:“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篋笥。应对如转丸,疏通略文字。”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彼其推明心术之微,剖析义利之辨,而斟酌时中之权,委曲疏通,多先儒之所未到,斯固有功矣。” 清 黄宗羲 《〈易学象数论〉序》:“世儒过视象数,以为絶学,故为所欺。余一一疏通之。” 章炳麟 《文学说例》:“拾遗苴漏,发为凡例,疏通古文,固后学之任也。”
分類:剖析阐释
《分类字锦》:疏通不隐(疏通不隐)
张耒竹夫人传元狩中上避暑甘泉宫自卫皇后以下后宫美人千馀人从上谓皇后等曰吾非不爱若若等顾无以益我吾思得疏通而善良有节而不隐者亲焉于是皇后等谢曰妾得与陛下亲沾渥多矣而不能有以风陛下罪万死于是共荐竹氏上使将作大匠铦拜竹氏职为夫人
《分类字锦》:疏通知远(疏通知远)
礼记疏通知远书教也
分类:
《國語辭典》:开通(開通)  拼音:kāi tōng
1.排除障碍物。《礼记。月令》:「开通道路,毋有障塞。」
2.启发。如:「开通知识」。
《國語辭典》:开通(開通)  拼音:kāi tong
不顽固,能接受不同的想法意见。如:「他虽年老,却很开通,能接受新的观念。」
《國語辭典》:宣导(宣導)  拼音:xuān dǎo
1.疏通引导。《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晋书。卷二六。食货志》:「今者宜大坏兖豫州东界诸陂,随其所归而宣导之。」
2.劝导。《宋书。卷六。孝武帝本纪》:「岂习愚为性,忸恶难反;将在所长吏,宣导乖方。」
《漢語大詞典》:导达(導達)
(1).犹疏通。吕氏春秋·季春纪:“修利隄防,导达沟瀆,开通道路,无有障塞。”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故明君勤於招贤……导达凝滞而严防壅蔽。”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生大喜,不自胜,谓 磨勒 曰:‘何计而能导达我鬱结?’”
(2).表达。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夫导达意气,其惟文乎。”《剪灯新话·秋香亭记》:“生虽悵然絶望,然终欲一致款曲於女,以导达其情。”
《漢語大詞典》:宣通
(1).明白通达。管子·四称:“今若君子之美好而宣通也,既官职美道,又何以闻恶为?”
(2).谓广泛传播。吕氏春秋·圜道:“令出於主口,官职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於民心,遂於四方。” 高诱 注:“宣,徧布也。” 晋 法显 佛国记:“非夫 弥勒大士 继轨 释迦 ,孰能令三宝宣通,边人识法。”
(3).疏通;畅通。 宋 曾巩 《齐州北水门记》:“扃皆用木,视水之高下而闭纵之,於是外内之水,禁障宣通,皆得其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器具总论》:“再以振梃轻轻拍击足心,令五臟之气上下宣通,瘀血开散。” 章炳麟 《菌说》:“思力所至,形体自更,此谓无阻力耳。苟有阻力,则不足以宣通矣。”
《漢語大詞典》:穿通
贯通;疏通。《淮南子·要略》:“乃以穿通窘滞,决瀆壅塞。”
《漢語大詞典》:导款(導款)
疏通。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从中导款,卒脱其难。”
分類:疏通
《國語辭典》:宣和  拼音:xuān hé
1.发抒调和。《文选。嵇康。琴赋序》:「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唐。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然则匡辅缉熙宣和之道,某虽不敏,尝闻于师焉。」
2.宋朝徽宗的年号(西元1119~1125)。
《國語辭典》:治水  拼音:zhì shuǐ
疏理水道,消除水患。《孟子。告子下》:「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國語辭典》:解释(解釋)  拼音:jiě shì
1.分析阐明。《后汉书。卷三六。陈元传》:「采孔子拜下之义,卒渊圣独见之旨,分明白黑,建立左氏,解释先圣之积结,洮汰学者之累惑。」
2.说明某事的原因、理由。《三国演义》第四○回:「吾父弃世,吾兄现在江夏,更有叔父玄德在新野。汝等立我为主,倘兄与叔兴兵问罪,如何解释?」《红楼梦》第八回:「先闻得说字、问包子等处,也还可不必起来;后来摔了茶钟,动了气,遂连忙起来解释劝阻。」
3.消除。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红楼梦》第二五回:「贾母听如此说,便赶著问:『这有什么佛法解释没有?』马道婆道:『这个容易,只是替他多做些因果善事,也就罢了。』」
《國語辭典》:开导(開導)  拼音:kāi dǎo
劝解、开导。《荀子。儒效》:「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掩迹于文武。」《红楼梦》第一一回:「好妹妹,媳妇听你的话,你去开导、开导他,我也放心。」
《漢語大詞典》:达聪(達聰)
(1).语出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 孔 传:“广视听於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后以“达聪”谓广泛听取,明鉴四方。 唐玄宗 《削李林甫官秩诏》:“ 尧 谓达聪,四凶在列; 周 称盛德,三监俶扰。”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六》:“言当以达聪为独断,而不以臆决为独断也。”
(2).使通畅;使疏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昔 大禹 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闕, 伊水 歷其间北流,故谓之 伊闕 矣…… 傅毅 《反都赋》曰:‘因 龙门 以畅化,开 伊闕 以达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