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业病
【佛学大辞典】
(杂语)依前世恶业而感之病,必不可免者。
灭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圆觉经所说四病之一。住于诸法寂灭相之病也。圆觉经曰:「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今我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佛学次第统编】
于一切法执灭者,略说亦有四种。云何为四?
【三藏法数】
灭者,即寂灭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今永灭一切烦恼,身心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灭相故,说名为病。
烦恼病
【佛学大辞典】
(譬喻)烦恼之恼心,如病之于身,故名为病。教行信證行卷曰:「如善见药王,能破一切烦恼病故。」
热病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参见:九病)
【三藏法数】
谓人必温凉得宜,则身体和畅。若为热毒所中,则成一切病也。
九病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寿八万岁之上代,既有九病:一寒病、二热病、三饿病、四渴病、五大便病、六小便病、七欲病、八饕餮病、九老病,见长阿含经六,三藏法数三十四。
【佛学常见辞汇】
寒病、热病、饿病、渴病、大便病、小便病、欲病、饕餮病、老病。
【三藏法数】
(出长阿含经)
经云:人寿增至四万岁时,其人作是念言: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可更增少善,即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延于寿命至八万岁。当此之时,人已有此九种之病也。
〔一、寒病〕,谓人必寒温得宜,则身体安乐。若为寒冻所逼,则成一切病也。
〔二、热病〕,谓人必温凉得宜,则身体和畅。若为热毒所中,则成一切病也。
〔三、饥病〕,谓人必假饮食,以资其身,则诸根强健。若不得食,则虚弱而成一切病也。
〔四、渴病〕,谓人必假浆水,以养其体。若不得浆水之饮,则肠胃枯焦,而成一切病也。
〔五、大便病〕,谓人必假饮食,资益诸根,入腹变坏,须便利以时,若强忍过当,即能生一切病也。
〔六、小便病〕,谓人必得汤水,资润色身,入腹之后,须便利以时,若强忍过当,即能生一切病也。
〔七、欲病〕,谓人贪于淫欲,则能成痨怯虚弱一切病也。
〔八、饕餮病〕(饕,他刀切。餮,他结切。)饕餮即贪食也。谓人必须饮食,以养其身,若贪食过度,即能生一切病也。
〔九、老病〕,谓人年老,则筋力衰弱,或起居食息,不能中节,即成一切病也。
瞋病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病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三病之一。
【三藏法数】
谓瞋恚之心,对一切违情之境,热恼于怀,是为瞋病。其病当以慈心之观为药而对治之。令其观于一切众生,皆吾眷属,应与其乐,何所可瞋。此观若成,此病即去,而心清凉矣。
树提伽往昔给病道人缘
【佛学大辞典】
(传说)树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其富过国王。一时国王与树提伽同车诣佛所问言:世尊,树提伽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妇女家宅过我甚?佛言:树提伽布施功德,现天上受乐也。往昔五百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遇险路,于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给草屋,厚敷床褥,给米浆米粮灯烛,乞愿天堂之报。今果得报。佛言是时布施者,今树提伽夫妇是也。时病人,今我身是也。五百商主及商人,皆得阿罗汉道。见树提伽经。
薄拘罗无病
【佛学大辞典】
(杂语)智度论二十九曰:「如薄拘罗阿罗汉,以一呵梨勒果药布施,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受天人福乐,身常无病,末后身得阿罗汉道。」法华玄义曰:「自有人,从生无病,如薄拘罗。生来不识头痛,况馀病。」中论疏十末曰:「如薄拘罗,云我年过八十,未曾头病。」
应病与药
【佛学大辞典】
(譬喻)佛对众生种种之机,说种种之教,犹之医应人之病而与药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应病与药,令得服行。」菩提心论曰:「诸佛慈悲,从真起用,救摄众生,应病与药,施诸法门。」
【俗语佛源】
《维摩诘经·佛国品》谓:「应病与药,令得服行。」众生有「四大不调病」,有「业报病」。「四大不调病」是由一类众生共造的业力所促成的,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臃肿」(《诸经要集》卷二十)等,须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业报病」是由众生自己的业力造成的,程度较重,除对症下药外,还要忏悔业障,才可望减轻。以上所说的是「应病与药」的一般意义。从广义上说,众生一切形形色色的烦恼都是「病」。佛菩萨对机说法,用不同的法门去解决众生不同的烦恼,谓之「应病与药」。经中常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即此意。《五灯会元》卷十载:文益禅师「调机顺物,斥滞磨昏。凡举诸三昧,或入室呈解,或叩激请益,皆应病与药。随根悟入者,不可胜纪」。「药」,梵语agada,意为「无病」。药到病除,故称「无病」。后多作「对症下药」。如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症下药。」意为针对具体情况解决问题。(李明权)
疗痔病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有神咒,治痔病。
禅病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一切之妄念也。妄念为禅定之病魔。圆觉经,闻佛说我,人,众生,寿命四相之过曰:「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稳。」【又】修禅定人种种之病魔也。藏中有治禅病秘要法二卷,详说其病相及治法。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坐禅时缕缕不绝的妄念。2。坐禅不得其法,坐出毛病来。
瞻病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与看病同。瞻病有五德,(参见:五德)附录。
五德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种种之五德。
难治三病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谤法与阐提及五逆难化度之三机,如不治之重病也。
魔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魔之使人病恼者。止观八曰:「魔病者与鬼亦不异。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欢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为异。」
【佛学常见辞汇】
天魔使人所生的病恼。止观说:「魔病者与鬼亦不异。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观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无异。」
啰嚩拿说救疗小儿疾病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有十二曜母鬼,游行于世间为小儿障害,此说以祭祀及咒术救疗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观心息鼓击发动本病。或时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内外有所违犯,故有病患。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四百四病,因之发生。是故若自行化他,应当善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