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1,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病人
病已
病体
肺病
病榻
病怀
治病
养病
时病
病目
成病
病涉
病根
病痛
病去
《國語辭典》:病人  拼音:bìng rén
生病的人。《荀子。法行》:「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栝之侧多枉木。」《红楼梦》第六九回:「你们就只配没人心的打著骂著使也罢了;一个病人,也不知可怜可怜。」
《漢語大詞典》:病已
病愈。 汉 枚乘 《七发》:“太子曰:‘诺。病已,请事此言。’” 汉 枚乘 《七发》:“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分類:病已病愈
《國語辭典》:病体(病體)  拼音:bìng tǐ
因病而显得虚弱的身躯。《薛平贵征辽事略》:「尔父病体未痊,何来?」《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
分類:病体疾病
《國語辭典》:肺病  拼音:fèi bìng
1.肺脏疾病的通称。《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年老,常患肺病,不耐劳烦,兼之两耳重听。多承老先生记念。」
2.病名。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参见「肺结核」条。
《國語辭典》:病榻  拼音:bìng tà
病床。《薛仁贵征辽事略》:「琼欲起,奈病身不能举动,帝已至病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未殁以前,昼夜使人环病榻,疑其有所见矣。」
分類:病人床铺
《韵府拾遗 佳韵》:病怀(病怀)
苏辙诗永日登临慰病怀
《国语辞典》:治病  拼音:zhì bìng
治疗疾病,使恢复健康。《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你替胡赖的哥子治病,用的是甚么汤头?」《老残游记》第一回:「于是黄大户家遂留老残住下,替他治病。」
《國語辭典》:养病(養病)  拼音:yǎng bìng
调理病况。《汉书。卷一○○。叙传上》:「既至,以侍中光禄大夫养病,赏赐甚厚,数年未能起。」《三国演义》第五二回:「周瑜只得班师回柴桑养病,令程普部领战船士卒,来合淝听孙权调用。」
《國語辭典》:时病(時病)  拼音:shí bìng
1.当时的弊病。《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讥陈时病,皆本仁义。」唐 元稹授刘悟昭义军节度使制〉:「所以顺人情而急时病也。」
2.流行病。《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潘松也认得青衣女童,是邻舍王家女儿,叫做王春春,数日前,时病死了。」
《漢語大詞典》:病目
(1).眼睛患病。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一曰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及人则多病目者。”旧唐书·杜从郁传:“子 牧 顗 ,俱登进士第。 顗 后病目而卒。”
(2).患病的眼睛。 宋 欧阳修 《学书》诗:“病目固已昏,墨不分浓淡。”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诗:“忽逢絶艷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分類:眼睛患病
《漢語大詞典》:成病
得病,生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卫 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狄氏 思想不过,成病而死。”
分類:得病生病
《漢語大詞典》:病涉
苦于涉水渡川。孟子·离娄下:“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 赵岐 注:“当以时修桥梁,民何由病苦涉水乎。” 宋 苏轼 《两桥诗·东新桥》:“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國語辭典》:病根  拼音:bìng gēn
1.疾病的根原。如:「治病若不把病根去掉,怎能算痊瘉?」《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华佗》:「君病根深,应当剖破腹。」《三国演义》第七八回:「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
2.比喻为引起灾祸或失败的根本原因。《朱子语类。卷一一○。朱子七。论兵》:「古今祸乱,必有病根。汉宦官后戚,唐藩镇,皆病根也。」《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你这病根,却又只吃亏在一个聪明好胜。」
《國語辭典》:病痛  拼音:bìng tòng
1.因疾病而引起的痛苦。唐。白居易〈朝归书寄元八〉诗:「幸无急病痛,不至苦饥寒。」《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虽年老,现在并无病痛,饭也吃得,觉也睡得,何必要你追随左右?」
2.缺失、缺憾。《朱子语类。卷八。总论为学之方》:「若见得大底道理分明,有病痛处,也自会变移不自知,不消得费力。」
《国语辞典》:病去  拼音:bìng qù
1.病逝、病故。
2.因病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