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青草瘴
指 岭 南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青草瘴时过 夏口 ,白头浪里出 湓 城。” 赵殿成 笺注:“《广州记》:地多瘴气,夏为青草瘴,秋为黄茅瘴。” 宋 张九成 《次施彦执韵》:“几岁不堪青草瘴,今朝还喜鲤鱼风。”
分類:春夏瘴气
《漢語大詞典》:障气(障氣)
即瘴气。障,通“ 瘴 ”。《淮南子·墬形训》:“障气多喑,风气多聋。”魏书·司马叡传:“地既暑湿,多有肿泄之病,障气毒雾,射工、沙蝨、蛇虺之害,无所不有。”参见“ 瘴气 ”。
分類:瘴气
《國語辭典》:瘴气(瘴氣)  拼音:zhàng qì
山林间因湿热蒸郁而成的毒气。《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三国演义》第八九回:「惟未、申、酉三个时辰可往来;馀者时辰,皆瘴气密布,触之即死。」
《漢語大詞典》:椒瘴
瘴气。因 蜀 中椒花落时瘴烟起,故称。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邛竹笋长椒瘴起,荔枝花发杜鹃鸣。” 唐 卢纶 《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诗:“晚程椒瘴热,野饭荔枝阴。”
分類:瘴气
《漢語大詞典》:障疠(障癘)
瘴气。障,通“ 瘴 ”。文选·左思〈魏都赋〉:“宅土熇暑,封疆障癘。” 张载 注:“ 吴 蜀 皆暑湿,其南皆有瘴气。”
分類:瘴气张载
《漢語大詞典》:障毒
瘴气。障,通“ 瘴 ”。后汉书·杨终传:“且南方暑湿,障毒互生。”
分類:瘴气
《漢語大詞典》:瘴歊
指蒸热的瘴气。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祁鲜山 之西多瘴歊,地平,草冬不枯。”
分類:瘴气
《國語辭典》:青草  拼音:qīng cǎo
青绿色的草。如:「学童在长满青草的地上打滚,享受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國語辭典》:青草湖  拼音:qīng cǎo hú
湖泊名。位在台湾新竹市南,系客雅溪被堵塞所形成。其东北有孔明庙,为新竹市名胜所在。
分類:湖南
《漢語大詞典》:青草峒
峒名。峒在 青草山 上。 宋 真德秀 《少保成国赵正惠公墓志铭》:“会 黑风峒 罗世传 寇钞 郴 衡 间,而峒近 吉 之 龙泉 ……明年夏, 青草峒 寇作,亟遣兵平之。”亦省称“ 青草 ”。 宋 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黄纸红旗喧道路, 黑风 青草 空巢穴。”
分類:青草
《漢語大詞典》:青草瘴
指 岭 南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青草瘴时过 夏口 ,白头浪里出 湓 城。” 赵殿成 笺注:“《广州记》:地多瘴气,夏为青草瘴,秋为黄茅瘴。” 宋 张九成 《次施彦执韵》:“几岁不堪青草瘴,今朝还喜鲤鱼风。”
分類:春夏瘴气
《漢語大詞典》:瘴海
(1).指南方海域。 唐 翁绶 《行路难》诗:“双轮晚上铜梁雪,一叶春浮瘴海波。” 明 杨慎 《宿金沙江》诗:“岂意飘零瘴海头, 嘉陵 回首转悠悠。” 清 张际亮 《迁延》诗:“舟山鬼泣君知否,无数楼船瘴海间。”
(2).指南方有瘴气之地。旧唐书·萧遘徐彦若等传论:“逐 徐 薛 於瘴海,置 綮朴 於巖廊。” 唐 卢纶 《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因寄回使》诗:“瘴海寄双鱼,中宵达我居;两行灯泪下,一纸 岭 南书。” 宋 王庭圭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诗:“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南州瘴海间。”
《漢語大詞典》:瘴雨
指南方含有瘴气的雨。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宋 陈师道 《南乡子》词:“唤取佳人听旧曲,休休,瘴雨无花孰与愁。” 清 孙枝蔚 《张虞山文学游海南》诗:“ 海南 为客少,瘴雨尔初霑。”
《漢語大詞典》:瘴乡(瘴鄉)
指南方有瘴气的地方。 唐 白居易 《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诗:“瘴乡得老犹为幸,岂敢伤嗟白髮新。”《剪灯馀话·听经猿记》:“有知己者,荐为 端州 巡官。念瘴乡恶土,实不愿行。” 明 张佳胤 《乌蛮滩》诗:“我本 西梁 道上人,瘴乡奔逐胡为尔。”
《漢語大詞典》:炎瘴
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地僻昏炎瘴,山稠隘石泉。”宋史·许仲宣传:“会征 交州 ,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兄弟俱劝余毋即行,谓炎瘴正毒,奈何以不貲轻掷也?”
《漢語大詞典》:瘴毒
瘴气毒雾。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 愈 以罪犯黜守 潮州 ,惧以谴死,且虞海山之波雾瘴毒为灾以殞其命。” 宋 叶适 《周镇伯墓志铭》:“ 龙巖 瘴毒深厚。”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改春州为县》:“ 春州 瘴毒可畏,凡窜逐黥配者必死。”
分類:瘴气
《漢語大詞典》:毒淫
(1).谓瘴气浸淫。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武溪 多毒淫。” 清 金农 《送贺十五德舆之辰州》诗:“五月 沅陵 道,毒淫多畏途。”
(2).指瘴气浸淫之水。 明 陈子龙 《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诗:“毒淫共匏甖,嶔崎同衡軛。”
分類:瘴气
《漢語大詞典》:岚瘴(嵐瘴)
山林间的瘴气。 唐 韩偓 《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诗:“疾愈身轻觉数通,山无嵐瘴海无风。” 宋 苏轼 《与刘宜翁书》:“ 嶠 南山水奇絶,多异人神药,先生不畏嵐瘴,可復谈笑一游,则小人当奉杖屨以从矣。”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辛未,以 川蜀 地多嵐瘴,弛酒禁。”
分類:山林瘴气
《漢語大詞典》:蛮瘴(蠻瘴)
南方瘴气。 宋 张九成 《辛未闰四月即事》诗之一:“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旧唐书谓 居易 流落江湖四五年,几沦蛮瘴。”
分類:南方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