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白子  拼音:bái zǐ
1.白色的围棋子。《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木南又偪著他下,只得叫聘娘拿一个白子,混丢在盘上,接著下了去。」
2.蜂房内尚未成蜂的蛹。《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喂儿的果子,多遗弃在地,看来像是莲肉,拾起仔细一看,元来是蜂房中白子。」
3.人类或动物体表因缺少黑色素,以致皮肤、毛发及眼珠等部分,颜色变淡,称为「白子」。
《国语辞典》:白子国(白子国)  拼音:bái zǐ guó
古代云南白族所建的国家。明。杨慎《南诏野史。卷上。白子国》:「白子国之先,有阿育国王,能乘云上天。娶天女,生三子。长季二子,封于金马碧鸡,独封仲子于苍洱之间,崇奉佛教,不茹晕,日食白饭,人因称为白饭王。迨后有仁果者,汉封为滇王,号『白子国』。」也称为「白国」。
《国语辞典》:白子鱼(白子鱼)  拼音:bái zǐ yú
动物名。硬骨鱼纲硬鳍目鳕科。身体狭长,两侧扁平,无鳞,色白,体表分泌一种黏液。于秋季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