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白旗  拼音:bái qí
战败投降或诈降时所举的旗子。《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次日,城上竖起白旗,上写『冀州百姓投降』。」
《国语辞典》:竖白旗(竖白旗)  拼音:shù bái qí
比喻投降。如:「他实在招架不住对方的攻势,只有竖白旗求饶。」
分类:投降
《漢語大詞典》:厢白旗(廂白旗)
镶白旗。 清 代八旗之一。参见“ 八旗 ”。
分類:白旗八旗
《國語辭典》:八旗  拼音:bā qí
满清时户口的编制,以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来区别,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类。清。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八旗都统》:「八旗次序,以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其馀为下五旗。行军或行猎,则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为左翼,馀为右翼。」
《国语辞典》:举白旗(举白旗)  拼音:jǔ bái qí
战场上竖起白旗,以表示投降的标帜。亦用以比喻服输或没办法。如:「辩不过她那三寸不烂之舌,我只好举白旗了。」
《国语辞典》:揭白旗  拼音:jiē bái qí
高举白旗,表示投降。明。郑成功〈与荷兰守将书〉:「执事若知不敌,献城降,则余当以诚意相待;否则我军攻城,而执事始揭白旗,则余亦止战,以待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