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白虎七变(白虎七变)
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碑:吴初,左元放自洛而来,授公白虎七变,炉火九丹,于是五通具足,化遁无方。
分类:道教
《漢語大詞典》:白虎阙(白虎闕)
古代宫殿前画有白虎的楼观。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闕,观也。古每门树两观於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苍龙闕画苍龙,白虎闕画白虎,玄武闕画玄武,朱雀闕上有朱雀二枚。”
《漢語大詞典》:白虎王
汉 魏 南北朝 时对 汉 荆州 刺史 王子香 的敬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县( 枝江县 )有 陈留 王子香 庙颂,称 子香 於 汉和帝 之时,出为 荆州 刺史,有惠政。天子徵之,道卒 枝江亭 中。常有三白虎,出入人间,送丧踰境。百姓追美甘棠,以 永元 十八年,立庙设祠,刻石铭德,号曰 枝江 白虎王君 。其子孙至今犹谓之为‘白虎王’。”
《國語辭典》:白虎星  拼音:bái hǔ xīng
本为天上星宿,因民间相传为灾星,亦用指凶神,遇之或主丧服,或主破财,不吉。因借指带来霉运的人。《隋唐演义》第六回:「娘子,秦客人是个退财白虎星。自从他进门,一个官就出门去了,几两银子本钱,都葬在他肚皮里了。」《文明小史》第四○回:「但是两下合起来,冲犯了白虎星,父母不利,有点儿刑剋。」
《漢語大詞典》:白虎阵(白虎陣)
古战阵名。《四游记·洞宾大排天阵》:“ 吕军师 令 长沙国 苏何庆 ,以部下军靠 九龙谷 ,排作白虎阵。”按,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孔颖达 疏:“此明军行象天文而作阵法也。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
分類:战阵
《漢語大詞典》:白兽(白獸)
即白虎。西方七宿。 晋 挚虞 《思游赋》:“驂白兽於商风兮,御苍龙於景云。”晋书·天文志上:“参,白兽之体。其中三星横列,三将也。” 唐 吕太一 《土赋》:“白兽忽见,羵羊间出。”参见“ 白虎 ”。
《國語辭典》:白虎  拼音:bái hǔ
1.神话传说中的野兽。《诗经。召南。驺虞》:「于嗟乎驺虞。」汉。毛亨。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2.星名。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总称。
3.中国神话或星相家所说的凶神。《水浒传》第三七回:「才离黑煞凶神难,又遇丧门白虎灾。」《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白虎临身日,临身必有灾。」
4.俗称无阴毛之女子。
《國語辭典》:玉虎  拼音:yù hǔ
1.玉石雕刻成虎形,称为「玉虎」。
2.白色老虎。北周。庾信为齐王进白兔表〉:「臣闻舆图欲远,则玉虎晨鸣。」
3.井上的辘轳。唐。李商隐 无题诗四首之二:「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漢語大詞典》:素威
白虎的别称。文选·张衡〈思玄赋〉:“左青琱之犍芝兮,右素威以司鉦。” 李善 注:“礼记曰:‘君行,左青龙而右白虎。’” 李周翰 注:“素威,白虎。”
分類:白虎
《漢語大詞典》:素毳
白虎。古代传说白虎黑纹长尾,不食生物,不履生草,白虎出现为祥瑞之兆。《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赬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史不絶书。” 刘良 注:“素毳,白虎也。”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自 大明 乘规, 泰始 叠矩。朱鬐素毳之至,史不絶书;奇叶珍柯之献,府无虚月。”
《漢語大詞典》:毛兽(毛獸)
指四象中的白虎。古代二十八宿体系中,西方七宿为虎象,因用以借指西方。管子·幼官:“君服赤色,味苦味,听羽声,治阳气,用七数,饮於赤后之井,以毛兽之火爨。” 尹知章 注:“毛兽,西方白虎。用西方之火,故曰毛兽之火。”
《國語辭典》:白虎  拼音:bái hǔ
1.神话传说中的野兽。《诗经。召南。驺虞》:「于嗟乎驺虞。」汉。毛亨。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2.星名。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总称。
3.中国神话或星相家所说的凶神。《水浒传》第三七回:「才离黑煞凶神难,又遇丧门白虎灾。」《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白虎临身日,临身必有灾。」
4.俗称无阴毛之女子。
《國語辭典》:白虎观(白虎觀)  拼音:bái hǔ guàn
汉代的宫殿。汉章帝时曾会集大夫、博士、儒生等多人于此地讲议五经同异。《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
《國語辭典》:四星  拼音:sì xīng
1.苍龙、白虎、朱鸟、玄武四星宿。汉。王充《论衡。物势》:「东方木也,其星苍龙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鸟也;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天有四星之精,降生四兽之体。」
2.北斗七星,去斗杓三星,仅馀四星,比喻零落凄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呀!今夜凄凉有四星,他不偢人待怎生!」
3.秤杆尾端钉有四星,比喻下场、前程。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俺那厮做事一灭行,这妮子更敢有四星。」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我比那卓文君,有上稍,没了四星。」
《漢語大詞典》:奎宿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为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有星十六颗。因其形似胯而得名。古人多因其形亦似文字而认为它主文运和文章。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地灵奎宿照,野沃 汶河 渐。” 清 侯方域 《贾生传》:“ 贾生 乃辞归里,凡七应举,不第。作长歌云:‘自从廿载落魄餘,不信天上有奎宿。’”
《漢語大詞典》:昴宿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白虎七宿的第四宿。又名髦头、旄头。有亮星七颗(古代以为五颗,故有昴宿之精转化为五老的传说)。传说 汉 相 萧何 为昴星精转世,后因借为颂人之辞。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信乃昴宿垂芒,德精降祉。”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公臺阶茂绪,昴宿精灵。” 唐 白居易 《祭回鹘可汗文》:“天歼骄子,国丧名王。夺气色於 阴山 ,陨精光於昴宿。”参见“ 昴降 ”。
《國語辭典》:昴降  拼音:mǎo jiàng
比喻显贵的人降生。唐。韦庄 饶州馀干县琵琶洲有故韩宾客宣城裴尚书脩行李侍郎旧居遗址犹存客有过之感旧因以和吟:「已觉地灵因昴降,更闻川媚有珠生。」
《漢語大詞典》:五灵(五靈)
(1).谓麟、凤、神龟、龙、白虎,古代传说中的五种灵异鸟兽。史记·龟策列传:“灵龟卜祝曰:‘假之灵龟,五巫五灵,不如神龟之灵,知人死,知人生。’”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 孔颖达 疏:“麟、凤与龟、龙、白虎五者,神灵之鸟兽,王者之嘉瑞也。”旧唐书·杜正伦王珪等传赞:“五灵嘉瑞,出繫污隆,人中麟凤, 王 戴 诸公。”
(2).指金、木、水、火、土五星。黄庭内景经·脾部:“落落明景照九隅,五灵夜烛焕八区。” 梁丘子 注:“五灵,谓五星也。” 前蜀 杜光庭 《川主相公北帝醮词》:“伏以七政上尊,五灵玄老,位司北极,部制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