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43,分283页显示  上一页  247  248  249  250  251  253  254  255  25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白希珩(汝佩 )
吴沄(大源 竹牖、栗溪、白岩 )
白栋(子隆 吉轩 )
韩应庚(希白 )
白一言(子恕 )
白希绣(惟锦 进士 )
顾道洁(嗣白 )
赵南星(梦白 侪鹤、清都散客 益高 忠毅 )
文在中(德充 少白 )
朱鹭(家栋、家楝 白民 西空老人 )
白瑜(绍明 )
董其昌(玄宰 思白、香光居士、思翁 文敏、文敏有容台集 )
宋英耇(仁叟 瓢翁、暮归、一瓢、白莲居士 )
李恒福(子常 白沙、弼云、清化真人、东风 文忠 )
欧阳照(文白 成原 )
白希珩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白希珩(1539年—?),字汝佩,山西太原府石州宁乡县人,民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山西乡试第二十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二名,三甲第一百三十六名进士。官至南京户部郎中。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高敞人。字大源。号竹牖、栗溪、白岩。
白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白栋,字子隆,号吉轩,陕西榆林卫右所官籍米脂县人。陕西乡试第五十三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一名,三甲第三百零二名进士。授东阿县知县,万历五年(1577年)七月考选山西道试御史,六年七月实授,失柄臣意,以考察去职。工科给事中曲迁乔疏荐,起升兵部职方司署员外郎主事,十九年四月升山东按察司佥事、沂州兵备,七月改任山西兵备佥事,二十一年八月升本省左参议、昌平兵备,二十二年五月升南京通政司右参议,十一月升应天府府丞,十二月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二十四年二月升大理寺右少卿。

人物简介

维基
韩应庚,字希白,山西平阳府赵城县人,直隶东胜左卫军籍。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七名,万历五年(157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六十一名,登三甲第十七名进士。授彰德府推官,官至福建道御史。四十七岁时,以疾辞归,日与亲故徜徉山水间。筑室名“钓台”,以图书、花鸟自娱。
白一言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白一言,字子恕,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民籍。顺天府乡试第四十五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八十九名,登三甲第八十三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白希绣,字惟锦,陕西延安府肤施县人,民籍。陕西乡试第二十六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登三甲第一百零一名进士。累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顾道洁(1547-1633),字嗣白,无锡人,可久孙,道泰弟。喜为诗古文,少年甫艾辄谢科举,屏居南邗别墅,诸生。工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27 【介绍】: 明真定府高邑人,字梦白,号侪鹤,又号清都散客。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迁户部主事,调吏部考功,历文选员外郎。上疏陈干进、倾危、州县、乡官四大害,触时相忌,几获谴。旋以病归。再起为考功郎中。二十一年主京察,要路私人,贬斥殆尽。被严旨落职。名益高,与邹元标、顾宪成海内拟之汉朝“三君”。光宗立,起为太常少卿,继迁左都御史。寻任吏部尚书。在官慨然以整齐天下为己任,锐意澄清,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魏忠贤初颇重之,以介一中书被拒,始生恶感。故人子魏广微入阁,三至南星门,皆拒不见。广微恨刺骨,乃与忠贤共排南星。南星搜罗遗佚,中外方忻忻望治。四年,魏忠贤责南星等“朋谋结党”,矫旨放归。又诬以赃罪,削籍,戍代州卒。崇祯初谥忠毅。有《史韵》、《学庸正说》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梦白,高邑人。万历甲戌进士,除汝宁推官,入历吏部郎中,谪判平定州。天启初,起太常卿,历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谪戍代州。崇禛初,赐谥忠毅,有集。
维基
赵南星(1550年—1628年1月23日),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直隶高邑县(今河北)人,明朝东林党政治人物、文学家,万历甲戌进士。天启间,官至吏部尚书,因不受魏忠贤拉拢,遣戍代州。崇祯时平反,追谥忠毅。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七十一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任河南汝宁府(今汝南县)推官,治行廉平。后历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文选员外郎。为人嫉恶如仇,因直言上疏,陈述时政四大害,触犯时忌,乞归乡里。再起考郎中,主京察,罢黜贪官污吏,不久遭诬陷,斥为民。后来居于家乡的赵南星名声日益高涨,与顾宪成、邹元标并称「东林三君」,朝野请求起用赵南星的上书数以百计,但都没有被采纳。明光宗时,起为太常少卿、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大力打击不法官吏。天启三年(1623年),改任吏部尚书,期间公正无私,拒绝了权贵的求官请托,另一方面又起用有清廉正直名声、广被百姓赞誉的正人于朝列庶位。史称当时朝廷「众正盈朝」、「群贤满朝」、「中外忻忻望治」,熹宗也曾称赞赵南星「老成清正」、「深切铨政」。宦官魏忠贤曾雅重他,在熹宗面前称赞他是能臣,但他不接受其拉拢,反而正色警戒魏忠贤说「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终于得罪魏忠贤。大学士魏广微是万历名臣魏允贞之子,赵南星向与魏允贞相熟,但因魏广微后来谄附魏忠贤,因而叹息说「见存(魏允贞的字号)无儿。」,又责怪魏广微曾议论东林前辈李三才,因而使得魏广微也深恨赵南星。后来在廷推山西巡抚时,赵南星知道谢应祥为人清廉,于是为谢应祥美言「沉静有为,能称其职」,力荐起用其为山西巡抚,但被大学士魏广微从中作梗,并被御使陈九畴弹劾赵南星在廷推力挺谢应祥,是为了报答谢应祥曾经提拔魏大中,使得熹宗对「朋谋结党」而震怒,赵南星也因而被逼乞休请辞。御使张讷也因为其兄张朴没有得到山西巡抚官职,而诬蔑赵南星有坏政十罪,使赵南星被削籍。阉党后来诋毁赵南星贪赃一万五千两,赵南星素清贫,幸好亲朋故友的捐助凑齐后,才倖幸获释,但仍被谪戍代州。四年后病卒。崇祯初,追赠为太子太保,追谥为忠毅。世以赵南星、邹元标、顾宪成称“东林三君”。

人物简介

维基
文在中(1552年—?),字德充,号少白,陕西西安府邠州三水县(今旬邑县)人,军籍,明朝解元、官员。御史文振八世孙。治诗经,行一,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陕西乡试第一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十九名,三甲二百二名进士。在廷试时本拟定为状元,张居正以其对策中有“一气未通,两孽未除”之语,抑置第三甲。初授淮安府教授,升国子监博士,官至礼部主客司、祠祭司主事。复以忤冯保降调,寻迁长沙府别驾。未三十岁挂冠而归,在豳山建乐育书院。日讲内圣外王之学,负笈从游者甚众。所著有观宇、观宙、天经、天雅、天典、天引、天朔、天极各三十六帙。生平孝友,周恤族闾。时三水赋重,民贫不克充额,在中申请减粮一万,邑人为建减粮永思碑,称关西夫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3—1632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初名家栋,字白民,号西空老人。画竹师法文、梅两家,韵致洒落。工古文词,博学闳览。尤邃于《》。著有《建文书法拟》、《名山游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初名家楝,字白民,吴人。有青浮子、髯籁。
白瑜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北直隶永平府人,字绍明。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神宗册立东宫,上太后徽号,瑜上疏规时政,请推广孝慈,以敦俭、持廉、惜人才、省冤狱四事进,辞甚切。神宗不能用。既而又言矿税之害,亦不报。累迁工科都给事中。再疏请斥中官王朝等。谪广西布政使照磨。天启二年拜刑部侍郎。有《夷齐志》。
维基
白瑜(1554年—1623年),字绍明,直隶永平府人。官至刑部侍郎。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顺天乡试第三十七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累迁工科都给事中。帝于射场营建乾德台,白瑜抗疏力谏,又再疏请斥中官王朝、陈永寿,神宗极度不满。白瑜又论治河当专任,被责,谪广西布政使照磨。以疾归。光宗即位,起为光禄寺少卿,三迁太常寺卿。给事中倪思辉、朱钦相,御史王心一以直言被谪,白瑜抗疏论救。天启二年(1622年),由通政使拜刑部右侍郎,署部事。次年进左侍郎。卒于官。赠尚书。《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5—1636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词学图录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多书画论著。其"南北宗"画论影响深远。工书画,名重当世。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玄宰,华亭人。官礼部尚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玄宰,松江华亭人。万历己丑进士,改授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召为太常卿历迁礼部尚书追谥文敏有容台集
维基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居士,直隶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人。书画家。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合称晚明四家。嘉靖三十四年正月十九日(1555年2月10日),董其昌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董家汇,早年在平湖城西门冯大参家坐馆当过塾师,爱好参禅曹洞宗,与新埭镇泖口陆兆芳友好。隆庆五年(1571年),十七岁参加松江府会考,因松江知府衷贞吉认为董写字太差,只得第二名,从此发愤临池,从学于陆树声、莫如忠等,得益不少。万历七年(1579年)参加应天乡试,见王羲之《官奴帖》唐摹本,惊叹不已。万历十六年(1588年)参加戊子科顺天乡试第三名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第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院学习,礼部左侍郎田一俊病故,护丧到田氏的家乡福建,万历二十年(1592年)春,获授翰林院编修。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皇长子朱常洛出阁讲学,充任讲官。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任湖广按察司副使。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出任湖广提学副使。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即位,为太常寺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1622年)参修《泰昌实录》。天启五年(1625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天启六年(1626年)辞官。崇祯四年(1631年)任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同阉党阮大铖过从甚密。崇祯九年九月二十八日(1636年10月26日)戌时,董其昌病逝于松江居所,享寿八十一岁。身后谥文敏。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镇川人。字仁叟。号瓢翁、暮归、一瓢、白莲居士。

人物简介

简介
李恒福(1556—1618),朝鲜王朝宣祖、光海君年间的著名文臣。字子常,号白沙、弼云、清化真人、东风。封“鳌城府院君”,谥号“文忠”。

人物简介

维基
欧阳照(1556年—1628年),字文白,号成原,湖广郧阳府竹溪县民籍江西泰和县人。庚子湖广乡试四十五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二百七十名,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一名进士。礼部观政,授直隶扬州府仪真县知县,四十一年调扶沟县,四十四年升南京户部主事,四十六年升郎中。天启元年(1621)出任严州知府,三载考绩,擢陕西关西道按察副使,即挂冠乞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