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风旨
贤主
待漏
龙翔
汉主
会朝
嗣皇
金枝
贤君
天功
青旗
帝制
近天
云章
师保
《漢語大詞典》:风旨(風旨)
(1).指君主的旨意,意图。《公羊传·庄公元年》“天子嫁女於诸侯” 汉 何休 注:“礼:尊者嫁女于卑者,必持风旨。”隋书·裴矩传:“﹝ 裴矩 ﹞承望风旨,与时消息,使 高昌 入朝, 伊吾 献地,聚粮 且末 ,师出 玉门 。”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三》:“皇帝诚厉风旨,於此中得一二人如 恩 与 吉 者,俾侍太子,则一暴十寒之病庶几免矣。”
(2).泛指意旨,意图。后汉书·鲍永传:“ 莽 以 宣 不附己,欲灭其子孙。都尉 路平 承望风旨,规欲害 永 。”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使死者全名,生者服义,敢不钦佩风旨。” 梁启超 《〈民约论〉巨子卢梭之学说》:“各人必须由自己所见而发,不知仰承他人之风旨,苟有所受,斯亦不得公矣。”
(3).风格旨趣。后汉书·黄宪传:“ 黄宪 言论风旨,无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玼吝。” 明 陈子龙 《六子诗序》:“五七言絶句盛 唐 之妙,在于无意可寻,而风旨深永。” 清 龚自珍 《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由此例之,公之风旨,其视徒表暴于道路者何如哉!”
《漢語大詞典》:贤主(賢主)
(1).贤明的君主。韩非子·主道:“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王粲〈怀德〉》:“贤主降嘉赏,金貂服玄缨。”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周世宗:“ 周世宗 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汉惠帝后裔在爪华岛:“予谓 惠帝 本 汉 贤主,若使享国稍久,其布德当不后於 文帝 。”
(2).贤惠的主人。 明杨珽《龙膏记·开阁》:“看华筵胜景,贤主嘉宾,只见披襟消暑,握麈生风,遶坐冰山冷。” 清 查慎行 《雪后发汴城》诗:“此地多贤主,吾生感旧游。”
《國語辭典》:待漏  拼音:dài lòu
古代群臣听漏刻入朝。后比喻将入朝时。《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帝性凝重寡言,洁修好学,每朝参待漏,或多笑语,帝独俨然。」
《漢語大詞典》:待漏院
百官晨集准备朝拜之所。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旧百官早朝,必立马于 望仙 建福门 外,宰相于 光宅车坊 ,以避风雨。 元和 初,始制待漏院。”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吕许公知许州》:“明日早, 张公 令院子尽般閤子内物色归家,更不趋待漏院,只就审官东院待漏。”《水浒传》第一回:“文武百官商议,都向待漏院中聚会,伺候早朝奏闻天子。”亦省称“ 待漏 ”。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时 微仲 为山陵使,行有日矣, 辙 见之待漏,语及 河 事。”
《漢語大詞典》:龙翔(龍翔)
喻帝王兴起。 元 揭傒斯 《开元宫碑诗》:“ 元 兴龙翔,大拓疆土,四海八荒,咸覿其主。”
分類:帝王兴起
《漢語大詞典》:汉主
汉朝君主。例如:主不以为疑。——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分類:汉朝帝王
《國語辭典》:会朝(會朝)  拼音:huì cháo
1.诸侯、群臣朝见盟主或天子。《左传。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
2.在朝廷相会。《庄子。外物》:「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
《漢語大詞典》:嗣皇
继位的帝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嗣皇新继明,率土日流化。” 唐 韩愈 《永贞行》:“嗣皇卓犖信英主,文如 太宗 武 高祖 。”
分類:继位帝王
《漢語大詞典》:金枝
(1).帝王子孙的贵称。逸周书·武儆:“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梦,丙辰出金枝。”旧唐书·僖宗纪:“臣以为 煴 ( 嗣襄王 李煴 )胤係金枝,名标玉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牒出金枝,系连花蕚,宜承大统诸宗长。”
(2).饰金的灯。《文选·颜延之〈宋郊祀歌〉》:“金枝中树,广乐四陈。” 吕向 注:“金枝,谓灯以金饰之。” 南朝 齐 谢超宗 《昭夏乐》诗:“载虚玉鬯,载受金枝。” 元 孙季昌 《端正好·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套曲:“金枝翦烛人初静,綵扇题诗句未成。”
《國語辭典》:贤君(賢君)  拼音:xián jūn
贤明爱民的君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常叹贤君务勤俭,深悲庸主事荒淫。」
《國語辭典》:天功  拼音:tiān gōng
1.上天的功绩。《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勋之有?岂横叨天功以为己力乎!」《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缔构草昧,敢叨天功。」
2.上天的职能。指天道所应行的事。《荀子。天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也作「天工」。
《國語辭典》:天工  拼音:tiān gōng
1.上天的职务。《文选。陆倕。新刻漏铭》:「神道无迹,天工罕代。」也作「天功」。
2.大自然的巧艺。宋。黄庭坚 蜡梅诗:「天工戏剪百花房,夺尽人工更有香。」宋。陆游 新燕诗:「天工不用剪刀催,山杏溪桃次第开。」
《漢語大詞典》:青旗
(1).青色的旗帜。墨子·迎敌祠:“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青旗青神,长八尺者八。” 北周 庾信 《答赵王启》:“都尉青旗,即时春色。” 倪璠 注:“此言 赵王 出师,载青旗,与春同色也。” 南唐 陈陶 《冬夜吟》:“八埏螻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 清 曹寅 《北行杂诗》之四:“青旗来 粤 甲,黄马尽 吴 船。”
(2).指酒旗。 唐 元稹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唤客潜挥远红袖,卖炉高掛小青旗。” 宋 张孝祥 《拾翠羽》词:“想千岁, 楚 人遗俗。青旗沽酒,各家炊熟。” 清 查慎行 《清苑道中》诗:“青旗卖酒竿竿影,红袖骑驴幅幅纱。”
(3).借指帝王车驾、师旅。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钓矶立谈》:“一旦青旗入 洛 ,社稷邱墟,其时故老遗臣,犹未尽没,黍离之感,旷古为昭。”
《國語辭典》:帝制  拼音:dì zhì
1.皇帝的仪仗体制。《史记。卷一一三。南越传》:「皇帝,贤天子也。自今以后,去帝制黄屋左纛。」唐。王勃 倬彼我系诗:「爰述帝制,大蒐王道。」
2.帝王所订定的制度。《宋书。卷四四。谢晦传》:「参谋猷于创物,赞帝制于宏纲。」
3.君主专制政体,称为「帝制」。
《漢語大詞典》:近天
(1).天边,极远之处。 唐 杜甫 《送人从军》诗:“ 弱水 应无地, 阳关 已近天。” 仇兆鳌 注引 黄生 曰:“近天,谓天边头。 岑参 诗‘走马西来欲到天’,即近天之意。”
(2).指接近帝王。 清 蒲松龄 《代毕刺史复颜山孙启》:“冠千出众之姿,人直似玉;尺五近天之地,屋尽如金。”参见“ 尺五天 ”。
《漢語大詞典》:尺五天
(1).比喻离帝王极近。 唐 杜甫 《赠韦七赞善》诗:“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宋 范成大 《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鸣凤朝阳尺五天,怱怱忽过白鸥边。” 元 王恽 《直中书省》诗:“紫禁彤庭尺五天,沉沉碧綺锁秋烟。”
(2).指高空。比喻光明在前。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北溟水击三千里,南斗云开尺五天。”
《國語辭典》:云章(雲章)  拼音:yún zhāng
语本《诗经。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称君主御书笔迹为「云章」。宋。欧阳修 仁宗御飞白记:「余将赴亳,假道于汝阴,因得阅书于子履之室,而云章烂然,辉映日月。」
《國語辭典》:师保(師保)  拼音:shī bǎo
1.古称教辅太子的官。《左传。成公九年》:「其为太子也,师保奉之。」《宋史。卷三九三。彭龟年传。论曰》:「黄裳、罗点以青宫师保之旧,尽言无隐。」
2.泛指老师。《聊斋志异。卷九。凤仙》:「于是朝夕悬之,如对师保。」
3.教养。《书经。君陈》:「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左传。襄公十四年》:「昔伯舅大公,右我先王,股肱周室,师保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