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迎日
握兰
星使
胪传
禁卫
陛辞
紫宫
玉陛
赤霄
恩例
贵戚
帝王州
羽猎
桑林
圣治
《漢語大詞典》:迎日
(1).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东郊迎祭太阳。大戴礼记·公符:“正月朔日迎日於东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旁作穆穆’,唱於迎日之拜。”参阅宋书·礼志一
(2).向日;随日。 唐 宋之问 《幸少林寺应制》诗:“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巖流。” 唐 王卓 《观北番谒庙》诗:“仗移迎日转,旆动逐风轻。”
迎娶的日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袁洪儿夸郎》:“明日吉,便为迎日。”
《漢語大詞典》:握兰(握蘭)
(1).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尚书郎﹞握兰含香,趋走丹墀奏事。”兰,香草。后以“握兰”指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隋书·百官志上》:“自礼闈陵替,歷兹永久,郎署备员,无取职事。糠粃文案,贵尚虚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 唐 杨炯 《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入践郎官,含香握兰。” 宋 王禹偁 《赠礼部宋员外阁老》诗:“堪笑白头 王小諫 ,握兰犹未得相亲。”
(2).古时握兰以赠别。《文选·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李善 注:“ 灵运 《南楼中望所知迟客诗》曰‘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擿,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然握兰擿苕,咸以相赠问也。”
(3).喻孝养父母。 唐 刘禹锡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参见“ 兰陔 ”。
《國語辭典》:兰陔(蘭陔)  拼音:lán gāi
比喻孝子养亲之意。唐。刘禹锡〈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诗:「兰陔行可采,莲府犹回瞪。」
《國語辭典》:星使  拼音:xīng shǐ
古时使臣的尊称。参见「使星」条。唐。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诗:「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
《國語辭典》:胪传(臚傳)  拼音:lú chuán
1.上级传话给下级。《庄子。外物》:「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2.传告皇帝的诏旨。《新唐书。卷一五○。齐映传》:「映为人白皙长大,言音鸿爽,故帝常令侍左右,或前马胪传诏旨。」
3.科举时,宣旨唱名,传呼新进士晋见天子。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一出:「文字已看详,胪传须唱。」也作「胪唱」。
《國語辭典》:禁卫(禁衛)  拼音:jìn wèi
皇宫的警备防卫。《晋书。卷六。元帝纪》:「其夜月正明,而禁卫严警,帝无由得去,甚窘迫。」
《國語辭典》:陛辞(陛辭)  拼音:bì cí
1.臣子拜谒后辞别天子。《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内诸司使、副授边任官者,陛辞时许奏子。」宋。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大率欲丰财而强兵,公因陛辞,极论其害。」
2.面见皇帝辞官。《聊斋志异。卷九。王司马》:「司马时年八十有三,力疾陛辞。」
《國語辭典》:紫宫(紫宮)  拼音:zǐ gōng
1.帝王的宫禁。《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2.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3.即紫微垣,参见「紫微」条。
《漢語大詞典》:玉陛
(1).帝王宫殿的台阶。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常愿得一奉朝覲,排金门,蹈玉陛……死不恨矣。”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 宋 陆游 《十二月二十七日祭风师归道中作》诗:“束带敢言趋玉陛,横戈犹忆戍 天山 。”
(2).指朝廷。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弦,抡才访道。”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紫誥恩荣辞玉陛,彩衣秋好舞牙檣。”
《漢語大詞典》:赤霄
(1).极高的天空。《淮南子·人间训》:“背负青天,膺摩赤霄。”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鵾鹏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 明 张居正 《慰刘生卧病苦吟》诗:“櫪驥不忘千里志,病鸿终有赤霄心。”
(2).指帝王所居的京城。 唐 杜甫 《送覃二判官》诗:“蹉跎病 江 汉 ,不復謁 承明 ……肺肝若稍愈,亦上赤霄行。”
(3).传说中的古剑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刀剑录》:“ 前汉 刘季 在位十二年,以 始皇 三十四年于南山得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及贵,帝服之,此即斩蛇剑也。”
《漢語大詞典》:恩例
指帝王为宣示恩德而颁布的条例、规定。 元 王恽 《贺正口号》:“岁岁大酺恩例溥,自慙虚薄仰皇扃。” 清 刘大櫆 《渔溪巴君墓志铭》:“ 雍正 时有詔,廪贡得与銓选。君又以恩例授县令职。”
《國語辭典》:贵戚(貴戚)  拼音:guì qī
君主的内外亲族。如:「皇亲贵戚」。
《漢語大詞典》:帝王州
帝王居住的地方。亦用指京都。 南朝 齐 谢朓 《入朝曲》:“ 江 南佳丽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 自古帝王州。”
《國語辭典》:羽猎(羽獵)  拼音:yǔ liè
打猎。打猎时士卒负有羽箭,故称为「羽猎」。《文选。宋玉。高唐赋》:「传言羽猎,衔枚无声。」《文选。张衡。东京赋》:「故相如壮上林之观,扬雄骋羽猎之辞。」
《漢語大詞典》:桑林
(1).桑树林。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一:“蝉鸣空桑林,八月 萧关 道。” 宋 梅尧臣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诗:“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元 赵孟俯 《右耕》诗之十二:“寒风吹桑林,日夕声颼颼。”
(2).古乐曲名。相传为 殷 天子之乐。左传·襄公十年:“ 宋公 享 晋侯 於 楚丘 ,请以《桑林》。” 杜预 注:“《桑林》, 殷 天子之乐名。”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3).传说中的神名。《淮南子·说林训》:“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 高诱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序》:“ 荀罃 不从 桑林 之祟,而 晋侯 之疾间。”
(4).古地名。相传为 殷汤 祈雨的地方。墨子·明鬼下:“ 燕 之有 祖 ,当 齐 之社稷,宋之有 桑林 , 楚 之有 云梦 也。”《淮南子·主术训》:“ 汤 之时,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 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桑林 请六事,河水问九畴。”
《漢語大詞典》:圣治(聖治)
至善之治。亦用以称颂帝王之治迹。庄子·天地:“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圣治今无外,王师古有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