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2  93  94  9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御药
宝相
传国
敕使
恩言
监国
睿谟
鸾旗
华近
神鼎
紫台
中涓
凫飞
继嗣
小祥
《漢語大詞典》:御药(御藥)
(1).皇帝用的药。隋书·秦王俊传:“帝闻而悯之,赐以御药。” 唐 韩翃 《谢赐口脂表》:“恭尝御药,心则和平。”新唐书·百官志二:“﹝尚药局﹞掌和御药,诊视。”
(2).官名。掌禁中医药并兼管礼文。 宋 李纲 《建炎行序》:“是晚,召对内殿,叙陈国家祸故,上嗣位慰天人之望。泣谢首被选用,顾才力不堪,弗敢当,乞遴择足以副公议者,上慰劳久之,即遣御药押赴都堂治事。” 元 陆友 墨史·李廷珪:“ 熙寧 间, 李舜举 御药为 林子中 言:‘禁中墨无 廷珪 成挺者。’”按,宋史·宦者传二载, 李舜举 “在御药院十四年”。参见“ 御药院 ”。
《漢語大詞典》:御药院(御藥院)
官署名。掌禁中医药,后兼管礼文。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京邑馆阁·御药院:“ 唐 尚药局有内药院, 宋朝 太宗 至道 三年,又置御药院於禁中也。《东京记》曰,掌合和御药。”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勾当御药院 阎士良 闻之,遽见上。”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御药院掌礼文:“御药院本以按验祕方,合和御药为职,今兼受行典礼,及贡举事。”
《國語辭典》:宝相(寶相)  拼音:bǎo xiàng
1.佛、菩萨的庄严法相。南朝梁。王巾头陀寺碑文〉:「金资宝相,永藉閒安。」
2.一种毛笔。宋。陶谷《清异录。卷四。文用》:「宝相枝,斑竹笔管也,花点匀密,纹如兔毫。」
3.植物名。蔷薇科蔷薇属,「蔷薇」之传统栽培品种之一,常绿或半常绿灌木。茎蔓生或攀缘,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七至九枚,卵状披针形。花大型,鲜红色,数花簇生,花梗有腺状长刚毛。果实近于球形或卵形。
《漢語大詞典》:传国(傳國)
古谓帝王传位给子孙或让位给他人。韩非子·说疑:“若夫转法易位,全众传国,最其病也。”吕氏春秋·不屈:“ 魏惠王 谓 惠子 曰:‘上世之有国,必贤者也。今寡人实不若先生,愿得传国。’ 惠子 辞。”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传国子孙,名显后世。”汉书·吴芮传:“至 孝惠 、 高后 时,封 芮 庶子二人为列侯,传国数世絶。”
《國語辭典》:敕使  拼音:chì shǐ
奉有帝王诏命的使者。《晋书。卷八五。何无忌传》:「无忌伪著传诏服,称敕使,城中无敢动者。」唐。薛调《无双传》:「常见敕使说富平县古押衙人间有心人,今能求之否?」
分類:使者帝王
《漢語大詞典》:恩言
指帝王加恩的谕旨。 唐 韩愈 《平淮西碑》:“俟帝有恩言,相 度 来宣,诛止其魁,释其下人。” 宋 岳珂 桯史·秦桧死报:“﹝ 赵汾 ﹞初就逮,自分必死,然竟不知加以何罪,嘱其家曰:‘此行无全理,脱幸有恩言,当於馈食中寘肉笑靨一以为信,毋忘。’”
《國語辭典》:监国(監國)  拼音:jiān guó
1.古代君主外出,由太子留守,代理监临国事。《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国语。晋语一》:「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
2.当国家非常时期,新君未正大位时,由近亲代理国事,称为「监国」。如明景帝。
3.代幼君处理国政的人。如清末溥仪年幼,其父载沣即为监国摄政王。
《漢語大詞典》:睿谟(睿謨)
皇帝圣明的谋略。 唐 柳宗元 《为王京兆贺雨表》之二:“又虑宿麦无备,播种失时,出於宸衷,特令賑贷。睿謨潜运,甘雨遂周。” 宋 陆游 《严州到任谢表》:“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睿謨冠古,英断如神。” 明 方孝孺 《依韵略陈情》:“圣学自得师,旷代莫与邻。睿謨粲可述,善政难具陈。”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故不观於 安南 、 缅甸 之撤兵,不足与言安边之睿謨。”
《漢語大詞典》:鸾旗(鸞旗,鸞旂)
亦作“ 鸞旂 ”。天子仪仗中的旗子。上绣鸾鸟,故称。《汉书·贾捐之传》:“鸞旗在前,属车在后。” 颜师古 注:“鸞旗,编以羽毛,列繫橦旁,载於车上,大驾出,则陈於道而先行。” 南唐 冯延巳 《寿山曲》词:“鸳瓦数行晓日,鸞旂百尺春风。侍臣舞蹈重拜,圣寿南山永同。”亦泛指一般仪仗的旗子。 清 李慈铭 《蓬莱驿》:“看他雀屏深,鸞旗护,帐中居,蝉冕貂褕。”
《漢語大詞典》:华近(華近)
指显贵而亲近帝王的官职。新唐书·韦昭度传:“ 韦昭度 字 正统 ,京兆人。擢进士第,践歷华近,累迁中书舍人。” 宋 叶适 《贺叶丞相》:“漕输 江 淮 ,屏翰 吴 楚 ;擢参华近,密契圣神。”
《漢語大詞典》:神鼎
(1).鼎的美称。上古帝王建立王朝时必铸新鼎作为立国的重器。史记·封禅书:“闻昔 泰帝 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繫终也。” 汉 焦赣 《易林·渐之临》:“ 禹 作神鼎, 伯益 衔指。斧斤既折,撞立独倚。” 宋 罗泌路史·后纪一·太昊:“﹝ 太昊 ﹞爰兴神鼎,制郊禪。”后世因以“神鼎”喻指皇位。宋书·袁顗传:“神鼎将沦,宗稷几泯。” 清 沈德潜 《司马懿故居》诗:“中原回首移神鼎,竖子成名建禪坛。”
(2).指道教炼丹药的鼎器。 南朝 梁 江淹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 广成 爱神鼎, 淮南 好《丹经》。”
《國語辭典》:紫台(紫臺)  拼音:zǐ tái
帝王居住的地方。唐。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國語辭典》:中涓  拼音:zhōng juān
1.职官名。古代帝王的侍从官。《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以奋为中涓,受书谒。」《汉书。卷三九。曹参传》:「高祖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唐。颜师古。注:「涓,絜也。言其在内主知絜清洒扫之事,盖亲近左右也。」
2.宦官。《明史。卷二四四。周朝瑞传》:「如辅臣阿中涓意,则其过滋大。」《三国演义》第一回:「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漢語大詞典》:凫飞(鳧飛)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 王乔 任 叶县 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后用“鳧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唐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凤去妆楼闭,鳧飞 叶县 遥。” 宋 刘克庄 《送薛明府》诗:“祇恐鳧飞后,民间事事新。”参见“ 鳧舄 ”。
《國語辭典》:凫舄(鳧舄)  拼音:fú xì
舄,鞋子。凫舄指会飞的鞋子。典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分類:县令典实
《國語辭典》:继嗣(繼嗣)  拼音:jì sì
1.持续。《诗经。小雅。杕杜》:「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2.传宗接代。《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子孙继嗣,世世弗绝,天下之大义也。」
3.继承之人。《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刘交传》:「时上无继嗣,政由王氏出,灾异浸甚。」
《國語辭典》:小祥  拼音:xiǎo xiáng
父母丧礼周年的祭祀。《礼记。间传》:「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况且孝未期年,于礼有碍。便要成亲,且待小祥之后再议。」
《國語辭典》:大祥  拼音:dà xiáng
1.父母之丧满二年时,所举行的祭礼。《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期年曰小祥,两期曰大祥。」
2.天象中变异的徵兆。《左传。昭公十八年》:「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曰:『将有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