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仗马(仗馬)
(1).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鉞立于 紫宸门 下,行幸则为禁围门,行于仗马之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凤旗十。仗马每面三疋,每疋御龙官四人。”
(2).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 清 王九龄 《窃禄》诗:“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
(2).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 清 王九龄 《窃禄》诗:“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
《漢語大詞典》:膺期
承受期运。指受天命为帝王。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膺期诞德,絶后光前。” 唐 刘禹锡 《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伏遇陛下膺期御宇,大振滞淹。”《旧唐书·马燧传》:“烈烈我祖,膺期而昌,剗灭羣兇,砥平四方。” 宋 晏殊 《进两制三馆牡丹歌诗状》:“ 虞舜 膺期,有 皋陶 之賡载; 周宣 继业,闻 吉甫 之诵章。”《元典章新集·国典·诏令》:“ 太祖皇帝 膺期抚运,肇开帝业。”
《國語辭典》:鱼服(魚服) 拼音:yú fú
1.用鱼兽的表皮所做成的箭袋。《诗经。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2.白龙化为鱼形,为渔人豫且所射。见汉。刘向《说苑。卷九。正谏》。后比喻贵人微行而遇险。《文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2.白龙化为鱼形,为渔人豫且所射。见汉。刘向《说苑。卷九。正谏》。后比喻贵人微行而遇险。《文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