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三让
内批
令主
龙姿
云裘
胪唱
闻听
八柄
郊恩
钧旨
大辂
汉陵
易姓
晏驾
宫庙
《國語辭典》:三让(三讓)  拼音:sān ràng
1.再三谦让。《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宣公病,让其弟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唐。骆宾王夕次旧吴〉诗:「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
2.用言语责备多次。《周礼。地官。司救》:「凡民之有邪恶者,三让三罚。」
《漢語大詞典》:内批
从宫内传出来的皇帝圣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 文惠陈公 之相 仁祖 ,每内批夜下,不过十刻。” 明 宋濂 《题宋孝宗付史丞相内批》:“凡有旨从内出者,曰内批,又谓之御笔,皆内夫人代书。”明史·毕自严传:“京师数地震,因言内批宜慎,恩泽宜节,人才宜惜,内操宜罢。”
《漢語大詞典》:令主
贤德的君主。左传·昭公十三年:“若见 费 人,寒者衣之,飢者食之,为之令主,而共其乏困, 费 来如归, 南氏 亡矣。”新唐书·吐蕃传上:“帝召见问曰:‘ 赞普 孰与其祖贤?’对曰:‘勇果善断不逮也,然勤以治国下无敢欺,令主也。’”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事莫难於取人之天下,而 黄帝 、 顓頊 、 帝嚳 、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 高 、 光 以至列朝之令主,莫不以得内助而兴。”
《漢語大詞典》:龙姿(龍姿)
(1).旧指皇帝的姿质风度。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赞:“婉孌龙姿,儷景同飜。” 李贤 注:“龙姿,谓 光武 也。”晋书·刘琨传:“陛下龙姿日茂,叡质弥光。”
(2).骏马的姿态。 宋 刘子翚 《明皇九马图》诗:“丹青倘不逢妙手,万世岂识真龙姿。” 明 何景明 《悼马诗》:“风尘思骏力,烟海失龙姿。”
《漢語大詞典》:云裘(雲裘)
(1).轻柔的皮衣。 南朝 梁 庾肩吾 《长安有狭斜行》:“大妇襞云裘,中妇卷罗幬。”
(2).云朵。 宋 朱熹 《再赋解嘲》:“褰裳絶冥外,天风舞云裘。”
(3).古时天子祭天地时须穿裘服,故用以借指天子。《宋史·乐志十五》:“牙盘赭案肃神休,何日覿云裘。”参阅周礼·天官·司裘
《國語辭典》:胪唱(臚唱)  拼音:lú chàng
科举时,天子宣旨传召新科进士入见,称为「胪唱」。元。方回〈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五首之五:「胪唱曾叨殿上传,末班遥望御炉烟。」也作「胪传」。
《漢語大詞典》:闻听(聞聽)
(1).犹听闻。多特指上达帝王。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序》:“窃以国朝故事,莫盛於 开元 、 天寳 之际。服膺简策,管窥王业,参於闻听,或有闕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宋徽宗宣和三年:“比者始闻赃私之吏,借以为名,率多并缘为姦,驯致骚扰,达於闻听。”
(2).听见;知道。红楼梦第五九回:“话説 宝玉 闻听 贾母 等回来,随多添了一件衣裳,拄了杖前边来。”白雪遗音·八角鼓·酒鬼:“那人説:‘我这里忙,不能陪着阿哥诉家常。’醉鬼闻听忙起誓。”豫剧《穆桂英挂帅》第一场:“闻听人言 辽东 安王 造反,兵伐中原,不知 宋 室江山何人扶保?”
《漢語大詞典》:八柄
古代帝王统驭臣下的八种手段,即爵、禄、予、置、生、夺、废、诛。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驭羣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五曰生,以驭其福;六曰夺,以驭其贫;七曰废,以驭其罪;八曰诛,以驭其过。”三国志·吴志·张紘传:“﹝人君﹞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欢,无假取於人。”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八柄驭下,九官咸事。” 明 无名氏 《飞丸记·权门狼狈》:“你瞒天祸胎驾虎威,把八柄三纲坏。”
《漢語大詞典》:郊恩
皇帝因郊祀礼成之后,对皇室、臣民所加的恩泽。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三:“ 章伯益 ,名 友直 , 郇公 之族子也。 郇公 欲以郊恩奏补,辞不愿受。”宋史·袁韶传:“﹝ 袁韶 ﹞卒年七十有七,赠少傅。后以郊恩,累赠太师、 越国公 。”
《國語辭典》:钧旨(鈞旨)  拼音:jūn zhǐ
大旨,尊称别人的旨意。《水浒传》第三回:「奉著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
《國語辭典》:大辂(大輅)  拼音:dà lù
古代君王乘坐的车子。《礼记。乐记》:「所谓大辂者,天子之车也。」汉。班固〈东都赋〉:「乃动大辂,遵皇衢省。」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汉陵(漢陵)
汉 代帝王的陵园。 元 王逢 《钱塘春感》诗:“ 驪山 草暗墟 周 业, 郿坞 花繁失 汉 陵。” 清 纳兰性德 《望海潮·宝珠洞》词:“ 汉 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
分類:帝王陵园
《國語辭典》:易姓  拼音:yì xìng
1.君主时代视国家为一姓的事业,故称朝代改换为「易姓」。《史记。卷二六。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汉书。卷八五。谷永传》:「如使危亡之言辄上闻,则商周不易姓而迭兴。」
2.改换原来的姓。如:「行不改名,坐不易姓。」
《國語辭典》:晏驾(晏駕)  拼音:yàn jià
皇帝驾崩。《战国策。秦策五》:「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主上已晏驾。吾为藩镇所推,今已受册。」
《國語辭典》:宫庙(宮廟)  拼音:gōng miào
宗庙宫室。《文选。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城阙为墟,宫庙隳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