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63
典故
18
词典
877
分类词汇
5
佛典
21
其它
42
共877,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26
27
28
29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皮焦肉烂
皮娇肉嫩
皮开肉裂
皮开肉破
皮兰德罗
皮里走肉
皮膜组织
皮肉之伤
皮松骨痒
皮头夯脑
皮下出血
皮下移植
皮下组织
皮肤甲错
皮肤肌炎
《国语辞典》:
皮焦肉烂(皮焦肉烂)
拼音:
pí jiāo ròu làn
形容皮肉焦烂。《西游记》第四一回:「红孩仰面笑道:『那猴子想是火中不曾烧了他,故此又来。这一来切莫饶他,断然烧个皮焦肉烂才罢!』」
分类:
皮肉
焦烂
《国语辞典》:
皮娇肉嫩(皮娇肉嫩)
拼音:
pí jiāo ròu nèn
形容人皮肤细嫩。如:「闷热的天气让皮娇肉嫩的小婴儿都长痱子了。」
分类:
皮肤
细嫩
《国语辞典》:
皮开肉裂(皮开肉裂)
拼音:
pí kāi ròu liè
形容皮肉裂开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操怒,教狱卒痛打。打到两个时辰,皮开肉裂,血流满阶。」也作「皮开肉绽」。
分类:
皮肉
裂开
《国语辞典》:
皮开肉破(皮开肉破)
拼音:
pí kāi ròu pò
形容皮肉裂开的样子。《
镜花缘
》第五一回:「四个偻儸听了,那敢怠慢,登时上来那个,把大盗紧紧按住;那两个举起大板,打的皮开肉破,喊叫连声。」也作「皮开肉绽」。
分类:
皮肉
裂开
《国语辞典》:
皮兰德罗(皮兰德罗)
拼音:
pí lán dé luó
Pirandello, Luigi
人名。(西元1867~1936)义大利小说、戏剧家。西元一九三四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早期深受真实主义的影响,著名小说有《没有爱的爱情》、《已故的帕斯卡尔》等。一八九八年转向戏剧发展,写出两部伟大剧本,《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和《亨利四世》,为义大利新兴剧坛的代表。后在贫困中死于罗马。
分类:
人名
义大利
戏剧家
公元
《国语辞典》:
皮里走肉(皮里走肉)
拼音:
pí lǐ zǒu ròu
1.消瘦。如:「她最近皮里走肉,瘦得跟皮包骨似的一样。」也作「皮里抽肉」。
2.比喻家产渐失,外强中乾。《
二刻拍案惊奇
》卷二二:「如此过了几时,公子只见逐日费过几张纸,一毫不在心上,岂知皮里走了肉,田产俱已荡尽,公子还不知觉。」
分类:
消瘦
家产
《国语辞典》:
皮膜组织(皮膜组织)
拼音:
pí mó zǔ zhī
动物体内的一种组织,由一层或多层紧密相接的细胞被覆在动物体表和各器官的内面或构成腺体,具有保护、吸收或分泌等功用。这种组织细胞呈扁平、立方形或柱状,有的游离尚有纤毛。
分类:
动物
体内
组织
紧密
相接
细胞
被覆
体表
器官
内面
构成
腺体
《国语辞典》:
皮肉之伤(皮肉之伤)
拼音:
pí ròu zhī shāng
皮肉所受的轻微小伤。如:「只是受点皮肉之伤,不必太紧张。」
分类:
皮肉
轻微
微小
《国语辞典》:
皮松骨痒(皮松骨痒)
拼音:
pí sōng gǔ yǎng
形容人得意忘形,露出轻狂或不端庄的模样。《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一般用金花䌽币为纳聘之仪,选了吉期,皮松骨痒,整备做转运使的女婿。」也作「皮风骚痒」。
分类:
得意忘形
露出
轻狂
不端
端庄
模样
《国语辞典》:
皮头夯脑(皮头夯脑)
拼音:
pí tóu hāng nǎo
迷迷糊糊。《平鬼传》第一一回:「从此竟变成了一个大慢性,整日家皮头夯脑的,总不忧愁。」
分类:
迷迷糊糊
《国语辞典》:
皮下出血
拼音:
pí xià chū xiě
钝器作用于身体上,皮下软部组织挫碎,该部之小血管破裂,血液流入皮下组织内,呈凝固之状态。也称为「皮下溢血」。
分类:
身体
皮下
组织
《国语辞典》:
皮下移植
拼音:
pí xià yí zhí
在真皮下装入医疗器材,以达到医疗效果的外科手术。皮下移植的应用范围极广,包括整型手术、变性手术及心脏外科手术等。
分类:
真皮
皮下
下装
医疗
器材
疗效
效果
外科手术
《国语辞典》: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
拼音:
pí xià zǔ zhī
真皮以下缔结组织的部分。含有脂肪,质地较松散,其中有微血管、淋巴管、淋巴结、神经等,具有保持体温,缓冲机械压力等功能。
分类:
皮下组织
真皮
缔结
组织
含有
脂肪
《国语辞典》:
皮肤甲错(皮肤甲错)
拼音:
pí fū jiǎ cuò
皮肤不润泽,粗糙如鲛皮,多于瘀血时见之。
分类:
皮肤
不润
润泽
粗糙
多于
瘀血
时见
《国语辞典》:
皮肤肌炎(皮肤肌炎)
拼音:
pí fū jī yán
非化脓性的肌肉炎症。初期轻微发烧、咳嗽,双脚明显消瘦,走路形状怪异,甚或淋巴腺肿胀,肝脾肿大,此病例较常发生在男孩身上。
分类:
化脓
肌肉
炎症
轻微
发烧
咳嗽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