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79,分5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皮骨
乌皮
南皮
虎皮
皮肤
皮毛
鹿皮
面皮
霜皮
皮冠
乌皮几
苍皮
瓜皮
羊皮
牛皮
《漢語大詞典》:皮骨
(1).皮和骨。常用来形容躯体瘦瘠。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四:“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2).泛指身体。 宋 梅尧臣 《闻刁景纯侍女疟已》诗:“今虽病且已,皮骨尚尪羸。”
(3).喻指表面的,粗浅的。 宋 阮阅 诗话总龟后集·效法:“学 杜甫 而得其皮骨者鲜矣,又况其髓哉!”
《漢語大詞典》:乌皮(烏皮)
(1).黑色的皮革。南史·宋纪中·文帝:“又輦席旧以乌皮缘故,欲代以紫皮。”隋书·礼仪志七:“其乘舆,远游冠服,白纱单衣,承以裠襦,乌皮履。拜山陵则服之。”宋史·舆服志四:“令文三品以上紫褶……九品以上碧褶,并白大口袴,起梁带,乌皮鞾。”
(2).指乌皮几。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凭久乌皮拆,簪稀白帽稜。” 清 潘奕隽 《望海潮》词:“谩閒濡筠管,闷靠乌皮。”参见“乌皮几”。
分類:黑色皮革
《漢語大詞典》:乌皮几(烏皮几)
乌羔皮裹饰的小几案。古人坐时用以靠身。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诗之五:“ 锦官城 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仇兆鳌 注:“《高士传》:‘ 晋 宋明 不仕,杜门註 黄老 , 孙登 惠乌羔皮裹几。’” 宋 司马光 《次韵和冲卿中秋胧月》:“乌皮几稳风侵鬢,白玉楼高冷透肌。” 金 元好问 《发济源》诗:“弃掷乌皮几,裴回白版扉。”
分類:几案
《漢語大詞典》:南皮
县名。 秦 置。今属 河北省 。 汉 末 建安 中, 魏文帝 曹丕 为五官中郎将,与友人 吴质 等文酒射雉,欢聚于此,传为佳话。后成为称述朋友间雅集宴游的典故。文选·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每念昔日 南皮 之游,诚不可忘。” 李善 注引汉书曰:“ 渤海郡 有 南皮县 。”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念昔 渤海 时, 南皮 戏清沚。” 唐 陈子良 《游侠篇》诗:“东郊鬭鸡罢, 南皮 射雉归。”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胜流宗 北海 ,高会集 南皮 。”
《國語辭典》:虎皮  拼音:hǔ pí
老虎的皮。《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
《國語辭典》:皮肤(皮膚)  拼音:pí fū
包覆动物的最外层构造,人体皮肤由外而内可细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具有保护、排泄或调节体温等功用。
《國語辭典》:皮毛  拼音:pí máo
1.泛指带毛的兽皮,可用来禦寒。《庄子。让王》:「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
2.皮肤的毛孔。《黄帝内经素问。卷一○。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3.比喻事物的外表或粗浅的知识。《文明小史》第四八回:「金道台道:『这不过皮毛上的议论,至于如何办法,断非我们台面上数语所能了结。』」
《漢語大詞典》:鹿皮
(1).鹿的皮。古代用作酬宾的礼物。管子·大匡:“诸侯之礼,令 齐 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 齐 以马往,小侯以犬报。”国语·齐语:“ 桓公 知诸侯之归己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缕纂以为奉,鹿皮四个。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载而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呜呼!百年鸳偶,竟成附骨之疽;五两鹿皮,或买剥牀之痛。” 吕湛恩 注:“ 陈祥道 礼书:纳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纳吉礼。 郑氏 曰:束帛,十端也。儷,两也。皮,鹿皮。” 何垠 注:“五两鹿皮,婚礼所用币也。”
(2).见“ 鹿皮冠 ”。
《國語辭典》:鹿皮冠  拼音:lù pí guān
鹿皮做的帽子。古代隐士所戴的帽子。《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令彪著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
《國語辭典》:面皮  拼音:miàn pí
1.脸皮。如:「她面皮白皙。」《红楼梦》第六三回:「如今虽死,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
2.脸上的神色。《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太尊听了还不打紧,不料龙知县登时面皮失色,不敢说什么,只得二人同退,自去办款不提。」
《漢語大詞典》:霜皮
苍白的树皮。 唐 杜甫 《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仇兆鳌 注:“霜皮溜雨,色苍白而润泽也。” 唐 白居易 《题流沟寺古松》诗:“烟叶葱蘢苍麈尾,霜皮駮落紫龙鳞。”
分類:苍白树皮
《國語辭典》:皮冠  拼音:pí guān
1.古代狩猎所戴的帽子。加于礼冠之上,用来抵禦风尘雨雪。《左传。襄公十四年》:「不释皮冠而与之言。」
2.狩猎的人。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君请问诸皮冠,行道之人,何罪哉?」
《漢語大詞典》:乌皮几(烏皮几)
乌羔皮裹饰的小几案。古人坐时用以靠身。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诗之五:“ 锦官城 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仇兆鳌 注:“《高士传》:‘ 晋 宋明 不仕,杜门註 黄老 , 孙登 惠乌羔皮裹几。’” 宋 司马光 《次韵和冲卿中秋胧月》:“乌皮几稳风侵鬢,白玉楼高冷透肌。” 金 元好问 《发济源》诗:“弃掷乌皮几,裴回白版扉。”
分類:几案
《骈字类编》:苍皮(苍皮)
杜甫 课伐木诗见素节下千又古柏行 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
尺按苍一作霜
《漢語大詞典》:瓜皮
(1).见“ 瓜皮船 ”。
(2).见“ 瓜皮帽 ”。
《漢語大詞典》:瓜皮船
亦称“ 瓜皮艇 ”。 一种简陋小船。北堂书钞卷一三七引 晋 王璿 《杂讼》:“瓜皮船本图以仓卒用之耳,寧可以深入敌境耶!” 清 陈份 《捉搦歌》:“瓜皮艇子长二丈,小姑十撑九不上。”亦省作“ 瓜皮 ”。 清 金兆燕 《八归·题述庵先生三泖渔庄》词:“归休去,可容添箇、小小瓜皮,同君閒拥楫?”
《國語辭典》:瓜皮帽  拼音:guā pí mào
一种小帽。用六瓣布料缝合,顶有小结,下缀以檐如筒,因形如半个西瓜皮,故称为「瓜皮帽」。也称为「西瓜帽」。
《骈字类编》:羊皮
诗羔羊之皮素丝五紽以孟子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 要秦穆公 史记秦本纪缪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时风俗通百里奚仕秦其妻歌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 烹伏雌炊扊扅今富贵忘我为 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树诗见犊颔下换张耒诗琬琰非世珍昔以羊皮
分类:羊皮
《國語辭典》:牛皮  拼音:niú pí
1.牛的皮。《淮南子。说山》:「剥牛皮鞟以为鼓。正三军之众。」
2.形容柔韧或坚韧。如:「牛皮纸」。
3.自我吹擂、说大话。如:「在大庭广众前吹牛皮,当心被戮破了。」
分類:牛皮大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