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火盆  拼音:huǒ pén
1.焚烧纸钱或放置煤炭以取暖的盆子。
2.比喻炎日。宋。梅尧臣〈青龙海上观潮〉诗:「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骈字类编》:盆盂
淮南子今夫救火者汲水而趍之或以瓮瓴或以盆盂其方员锐椭不同威水各异其于灭火钧也大新论江河之流烂觜漂尸从横接连而人饮之者量 故也盆盂之水鼠尾一曳必呕吐而弃之者量小故也
《骈字类编》:盆浦
李绅移九江诗见盆城下
《漢語大詞典》:盆缶
盛物的瓦器。古人亦鼓之以节歌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 窃闻 秦王 善为 秦 声,请奏盆缻 秦王 ,以相娱乐。”
《漢語大詞典》:香盆
焚香之盆。旧时百姓顶此盆焚香迎劳王师。宋史·岳飞传:“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 金 人悉知之。相公去,我等无噍类矣。”
《骈字类编》:大盆
晋书阮咸传诸阮皆饮酒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
《骈字类编》:红盆(红盆)
唐 杨巨源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 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
《漢語大詞典》:酒盆
盛酒的瓦盆。 唐 杜牧 《哭韩绰》诗:“归来冷笑悲身事,唤妇呼儿索酒盆。” 元 薛昂夫 《阳春曲》:“耐惊耐怕黄虀瓮,长满长乾老酒盆。”
分類:盛酒瓦盆
《漢語大詞典》:松盆
旧时京师祭岁以松枝燎院的习俗。 清 于敏中 等日下旧闻考·风俗:“除夕五更焚香楮,送玉皇上界,迎新灶君下界……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松盆,熰岁也。”
分類:京师习俗
《骈字类编》:盆瓮(盆瓮)
世说庄周贫者往贷粟于魏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太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瓮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则求我枯鱼之肆矣
《漢語大詞典》:盆手
谓缫丝时伸手到盆水中捞取蚕茧的丝绪。礼记·祭义:“夫人繅,三盆手。” 郑玄 注:“三盆手者,三淹也。凡繅,每淹大揔而手振之以出绪也。”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四:“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高级汉语词典》:缫盆
浸茧的盆
《漢語大詞典》:生盆
旧俗于除夕焚烧木柴竹叶以祭祀祖先、神灵,谓之生盆,又称籸盆。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籸盆》:“今人祠祭或燕设多以高架然薪照庭下,号为生盆,莫晓其义。予因执合宫,见御路两旁火盆,皆叠麻籸。始悟为籸盆,俗呼为生也。” 明 周祈 名义考·籸盆彩燕:“北俗除夕採竹木叶焚之,谓之生盆。”
《國語辭典》:盂兰盆(盂蘭盆)  拼音:yú lán pén
佛教用语。意为倒悬。指饿鬼道众生活在像被倒吊般的痛苦中。为梵语Ullambana的音译。佛教徒于僧团结夏安居结束日(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丰盛的供品,供养三宝以救先人倒悬之苦,相传是出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盂兰盆经》述说其事。在唐时,已将「盆」解为盛食物的器具,宋代民俗便演变成中元节祭祀祖先及占候之物。用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面编织成一个盆碗形以放纸钱等物的器具,称为「盂兰盆」。除了作祭祀之用外,在焚烧后,看盆倒所向,也可以占气候。
《骈字类编》:铁盆(铁盆)
宋史礼志见铁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