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盐运(鹽運)
食盐的运输。晋书·杜预传:“ 预 乃奏立藉田……兴常平仓,定穀价,较盐运,制课调,内以利国,外以救边者五十餘条,皆纳焉。”宋史·河渠志七:“其 运港 止可捺堰,不可置牐。不惟濒海土性虚燥,难以建置;兼一日两潮,通放盐运,不减数十百艘,先后不齐,比至通放尽絶,势必昼夜启而不闭,则咸潮无缘断絶。”
《漢語大詞典》:盐运司(鹽運司)
(1).官署名。掌管地方盐务。元史·食货志五:“京师自 大德 七年,罢 大都 盐运司,设官卖盐,置局十有五处。”明史·食货志四:“ 明 初,置 北平 河间 盐运司,后改称河间长芦。”
(2).指盐运使。儒林外史第二七回:“ 季苇萧 道:‘我因盐运司 荀大人 是先君文武同年,我故此来看年伯。’”
《漢語大詞典》:盐运判(鹽運判)
盐运使属下管理某一地区盐务的官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不多两年,他便改捐了个盐运判,到 两淮 候补,近来听説可望补缺了。”参见“ 盐运使 ”。
《國語辭典》:盐运使(鹽運使)  拼音:yán yùn shǐ
职官名。掌一区盐务。民国二十六年裁撤,由各地盐运使公署与盐务稽核分所合并,改组为盐务管理局。简称为「运司」。也称为「盐运司」。
《國語辭典》:盐运使(鹽運使)  拼音:yán yùn shǐ
职官名。掌一区盐务。民国二十六年裁撤,由各地盐运使公署与盐务稽核分所合并,改组为盐务管理局。简称为「运司」。也称为「盐运司」。
《漢語大詞典》:盐运同(鹽運同)
盐运使属下的地区盐务官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我们局里前几年,上头委了一个盐运同来做总办。”参见“ 盐运使 ”。
《國語辭典》:盐运使(鹽運使)  拼音:yán yùn shǐ
职官名。掌一区盐务。民国二十六年裁撤,由各地盐运使公署与盐务稽核分所合并,改组为盐务管理局。简称为「运司」。也称为「盐运司」。
《高级汉语词典》:齑盐运
贫穷的命运,苦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