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戎盐(戎鹽)
即岩盐。因产于 戎 地,故名。《周礼·天官·盐人》“王之膳羞,共飴盐” 汉 郑玄 注:“飴盐,盐之恬者,今戎盐有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五·戎盐》:“《本草·戎盐》云:医方但用青盐,而不用红盐,不知二盐皆名戎盐也。所谓南海、北海者,指西海之南北而言,非炎方之南海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五·戎盐》﹝集解﹞引 陶弘景 曰:“今戎盐,虏中甚有,从 凉州 来,亦从 敦煌 来。其形作块片,或如鷄鸭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不甚咸。” 清 姚鼐 《闻禹卿以书名上达因寄》诗:“家作道民输斗米,身惟服食乞戎盐。”
分類:岩盐
《骈字类编》:盐袋(盐袋)
宋史食货志:御府用度曰广课入欲丰微。至于盐袋鲞盐。莫不有禁。 元史食货志:本司自延祐七年改立杭州等七仓,设置部辖,掌收各纲船户运到盐袋,贮顿在仓,依次支盐,俱有定制。
《骈字类编》:盐多(盐多)
宋史食货志:见盐商下。
《骈字类编》:盐矾(盐矾)
宋史职官志:见香茶下。又中兴,沿边诸县间以武臣为尉,并带兼巡捉私茶盐矾。
《骈字类编》:盐堆(盐堆)
周必大游善权张公洞录陈述古诗:阴阳融结此山川,便有盐堆与石田。风俗每来占水旱,却疑乾洞有神仙。注,谓乾洞中有盐米堆石田数丘。
《骈字类编》:钱盐(钱盐)
宋史食货志:旧以钱盐三七分预给,自盐钞法行,不复给盐,令转运司尽给以钱,而卒无有。逮今五年,循以为常,民重伤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