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御 → 禦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01 【介绍】: 宋京兆万年人,字藏用。第进士。历官知乾州、陇州。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太宗雍熙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黎桓听命,拜诏尽恭。使还,迁起居舍人。至道二年,黎桓复南侵,又奉诏出使,至则桓复禀命。真宗时为右谏议大夫,使河朔按边事,知升、贝二州。
全宋诗
李若拙(九四四~一○○一),字藏用,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太祖时进士。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知乾州,四年通判泰州,后又使交州。淳化二年(九九一),出为两浙转运使。五年,迁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真宗即位,官兵部郎中,充史馆修撰,俄知制诰。咸平二年(九九九),知升、贝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宋史》卷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07 【介绍】: 宋泽州晋城人,字永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通判戎州,以善政闻。真宗时,任川、峡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参预规画。召权御史中丞。出知杭、庐州,以疾久昏忘,不能治政,连徙汝、光二州。
全宋文·卷一○六
宋太初(九四六——一○○七),字永初,泽州晋城(今山西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历判戎州、晋州、成都府。淳化间为监察御史、京西转运副使、河东转运使。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真宗嗣位,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咸平中,任川陕四路都转运使,权御史中丞,出知庐、汝、光等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著有《简谭》三十八篇。《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1018 【介绍】: 宋幽州卢龙人,字敏之。陈思让孙。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知单州,以能政,就改太常丞,入为盐铁判官。累擢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凤翔府。入拜给事中、知澶州,勤于政事,秩满,郡民列状乞留。
全宋诗
陈若拙(九五五~一○一八),字敏之,幽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历知州府,累迁兵部郎中、河东转运使。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擢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府。又移知凤翔府,入拜给事中,出知澶州。天禧二年卒,年六十四。《宋史》卷二六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7—1011 【介绍】: 宋相州安阳人,字光弼。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历监察御史,累迁左司谏。淳化二年,契丹请和,朝廷疑非实,国华受命往河朔察之,尽得其诈以闻。真宗即位,入判大理寺。出知河阳、潞州,以善绥缉,诏奖之。累官右谏议大夫、知泉州。代还,道病卒于建阳。
刘蒙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宋州宁陵人,字道民。刘蒙正弟。太祖乾德五年进士第一。以荐拜监察御史,徙知济州,再迁屯田郎中,历知庐、濠、滁、汝四州。直史馆,献《宋都赋》,改职方郎中。以太常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三。有《五运甲子编年历》。
全宋文·卷七九
刘蒙叟,字道民,宋州宁陵(今河南宁陵)人,熙古子。好学,善属文,举乾德五年进士第一。历岳、宿二州推官,知济州。迁右补阙,转起居舍人、户部盐铁判官,再迁屯田郎中,历知庐、濠、滁、汝四州,迁都官郎中,直史馆。景德中,以太常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三。著有《五运甲子编年历》三卷。《宋史》卷二六三《刘熙古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4—1049 【介绍】: 宋光化军乾德人,字顺之,号退傅。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仁宗时以枢密直学士判集贤院。天圣六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曹汭狱事起,得罪太后,遂罢知江宁府。明道初再入相,次年坐事罢,出判许州,徙河南府。宝元初,复入相,封郧国公。康定年间,朝廷多事,机务悉委之,但无所建明,为谏官韩琦所论,封邓国公致仕。卒谥文懿。
全宋诗
张士逊(九六四~一○四九),字顺之,阴城(今湖北老河口)人。太宗淳化中进士,为郧乡主簿,除射洪令。迁侍御史,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真宗天禧四年(一○二○)以枢密直学士判集贤院。五年,擢枢密副使(《东都事略》卷五二本传)。仁宗天圣六年(一○二八)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七年,以刑部尚书知江宁府。明道元年(一○三二)复拜同平章事。二年,出判河南府。宝元元年(一○三八)复拜同平章事。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傅致仕。皇祐元年卒,年八十六。谥文懿。有《应制》、《春坊》、《杂文》等文集十种,《宋史·艺文志》著录晏殊、张士逊《笑台诗》一卷,均佚。事见《文恭集》卷四○《太傅致仕邓国公张公行状》,《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全宋文·卷一九九
张士逊(九六四——一○四九),字顺之,光化军乾德(今湖北光化西北)人。淳化中举进士,调郧城主簿,迁射洪令,改襄阳令,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累迁尚书左丞。天圣六年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知江宁府,移许州。明道初复入相,坐事罢,出判许州,徙河南府。宝元元年再入相,时朝廷多事,以老病无所建明,为韩琦所论,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皇祐元年卒,年八十六,谥文懿。《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31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简夫。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由彭州军事推官召为秘书省著作佐郎,预修《册府元龟》。历知虔州、广州,在广三年,以德清闻。博学强记,文风质朴,仁宗时与杨大雅并为知制诰,时称“杨陈”。官终知杭州。有《泉山集》、《西清奏议》。
全宋诗
陈从易(?~一○三一),字简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为岚、彭二州军事推官。召为秘书省著作佐郎,迁太常博士,出知邵武军、虔州。真宗乾兴元年(一○二二),为湖南转运使。仁宗天圣初,徙知荆南、广州。六年(一○二八),入为左司郎中、知制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八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九年,卒(《咸淳临安志》卷四六)。有《泉山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三○○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七三
陈从易(九七二——一○三一),字简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端拱二年进士及第,为岚州团练推官,再调彭州军事推官。平王均乱有功,召为著作佐郎、大理寺详断官。迁太常博士,出知邵武军。预修《册府元龟》,改监察御史。迁御史,改刑部员外郎、直使馆、知虔州。天禧中,降工部员外郎。出为湖南转运使,徙知荆南,擢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天圣七年,入为左司郎中,知制诰。次年兼史馆修撰,迁左谏议大夫,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明年卒,年六十。所著有《泉山集》二十卷、《中书制稿》五卷、《西清奏议》三卷。《宋史》卷三○○有传。又见《乾道临安志》卷三,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一七六。
王博文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3—1038 【介绍】: 宋曹州济阴人,字仲明。善为文,年十六应举,作回文诗百篇,人称“王回文”。后赐进士第。历知濠州、真州、海州。徙知密州,奏请岁饥弛盐禁,候岁丰乃复。除殿中侍御史,按劾朱能《乾祐天书》案,唯治首恶,胁从者皆得减论。官终同知枢密院事。
全宋文·卷二七九
王博文(九七三——一○三八),字仲明,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幼善属文,太宗朝试中书,赐进士第。擢知濠州、真州,权江淮制置司事,改监察御史、梓州路转运使。迁尚书兵部员外郎、三司户部副使,再迁户部郎中,龙图阁待制,判吏部流内铨,权发遣三司使事,历知开封府、大名府。宝元元年同知枢密院事,踰月而卒,年六十六。《宋史》卷二九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歙人,字昌言。太宗端拱初进士。有吏称。历吏部郎中。真宗大中祥符间,为广西转运使,平定抚水蛮乱,为立互市,筑塞以厄其险,自是诸蛮不敢来犯。官终龙图阁待制。
全宋诗
俞献可,字昌言,歙县(今属安徽)人。献卿兄。太宗端拱初进士。为归州军事推官、权领州事。真宗景德四年(一○○七)拜监察御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历任提点广西刑狱、转运使。仁宗时权吏部流内铨。《新安志》卷六有传,事见《宋史》卷三○○《俞献卿传》。
全宋文·卷二○五
俞献可,字昌言,歙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俞献卿之兄。少以文学知名,端拱二年中进士第。历归州军事推官、权领州事。景德四年以王嗣宗荐为监察御史。大中祥符中为殿中侍御史、广西提点刑狱,祥符末为广西转运使。天圣初为三司盐铁副使。官终龙图阁待制。见《宋史》卷三○○《俞献卿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八六、八七,《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七之一七,《新安志》卷八,《桂胜》卷二,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四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同州冯翊人,字易从。家贫,刻志于学。聚木叶学书,笔法遒劲。第进士。历迁太常博士、知坊州。王嗣宗荐为监察御史,王旦数称其才,再迁侍御史。陕西旱蝗,命往安抚,发仓粟救乏绝,又蠲耀州积年逋租。还擢龙图阁待制,历尚书刑部郎中。真宗命讲《周易》,间访大臣能否,行简所对无怨昵,各道其所长,人以为长者。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终知虢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1042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守一。真宗天禧三年进士。历知新喻县。累官监察御史、侍御史,极为仁宗所称。为广西安抚使,召还,除三司盐铁判官。官终江淮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
全宋文·卷三九二
萧定基(九八九——一○四二),字守一,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以天禧三年进士补岳州军事推官,徙虔州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知新淦县,移监成都府市买务,知黎州。累迁太常博士、兼监察御史里行。再迁至侍御史,历江西、广西、交州转运使。还,除三司盐铁判官,江淮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庆历二年卒,年五十四。见王安石《萧公神道碑》(《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0—1066 【介绍】: 宋许州郾城人,字唐卿。真宗天禧三年进士。累授屯田员外郎、通判并州。以丁度荐为侍御史,上疏请严备西羌,建议增步卒、省骑兵。历集贤校理、三司度支判官、同管勾国子监、判司农及太常寺。数考试开封国学进士,命题皆奇奥,人目为“难题掌公”。英宗朝,以工部侍郎致仕。曾预修《皇祐方域图志》、《地理新书》,校正《类篇》、《神农本草》,著有《晋阳刀笔》、《郡国手鉴》、《周易杂解》及文集。
全宋诗
掌禹锡(九九○~一○六六),字唐卿,许州郾城(今属河南)人。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青箱杂记》卷四、《隆平集》卷八)。为道州司理参军。入为集贤校理,迁直集贤院兼崇文检讨,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英宗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七(《青箱杂记》卷四)。有文集二十卷,已佚。《苏魏公集》卷五六有《掌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四
掌禹锡(九九○——一○六六),字唐卿,许州郾城(今河南郾城)人。天禧三年进士,为道州司理参军。试身言书判第一,改大理寺丞,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并州。丁度荐为侍御史,杜衍荐为集贤校理,改直集贤院兼崇文院检讨。英宗即位,自秘书监迁太子宾客,以工部侍郎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七。尝预修《皇祐方域图志》、《地理新书》,校正《类篇》、《神农本草》,著《郡国手鉴》、《周易集解》。《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王嘉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1—1037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仲谟。王禹偁子。以荫赐同进士出身。特授鄂州司户参军。真宗大中祥符五年登进士第,改扬州江都尉。历大理评事,知舒城、长洲二县及南雄州。召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累迁三司盐铁判官、京东转运使。尝献《翊政论》十篇,究切世事。
全宋文·卷三九六
王嘉言(九九一——一○三七),字仲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禹偁次子。年十三父殁,赐同学究出身。大中祥符五年进士及第,为江都主簿,迁大理评事。仁宗即位,为殿中丞,徙知南雄州。代还,任殿中侍御史、判三司开拆司,转福建转运使,历兵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判官。景祐二年迁京东转运使,四月感疾,卒于广济军官舍,年四十七。有《翊政论》十篇。见刘攽《彭城集》卷三七《王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三《王禹偁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3 【介绍】: 宋建州建安人,字述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为监察御史,颇多建言,所至以直气闻。仁宗朝累官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会刘太后临朝,太后兄子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达八十人,修古等交章论列,忤太后,削官出知兴化军。会赦复官。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池上》诗1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进士。历官秘书丞、同判饶州、监察御史,出知歙州,徙南剑州,复为开封府判官,历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权同判吏部流内铨。因论事得罪,出为同判杭州,改知兴化军。遇赦复官。约卒于宋仁宗时。《宋史》卷二九七有传。《宋诗纪事》卷八收其《池上》诗。《全唐诗》误收作唐人。
全宋诗
曹修古(?~一○三三),字述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一○○八)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累迁通判饶州。召为监察御史,出知歙州、南剑州。复为开封府判官,历殿中侍御史,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仁宗明道初以言事忤旨,出知兴化军。二年,病卒(《端明集》卷三二《曹女传》)。《宋史》卷二九七、《福建通志》卷四七并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三○
曹修古(?——一○三三),字述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大中祥符元年进士。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出知歙州,徙南剑州,复为开封府推官。历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立朝号刚正謇谔。以言忤刘太后,削一官,出知兴化军。会赦复官,至道二年卒。刘太后崩,特赠右谏议大夫。《宋史》卷二九七有传,又见《新安志》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仁府济阴人,字仪父。李涛孙。真宗咸平五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终户部侍郎。卒年七十。性醇易,好饮酒。言谈不及势力,时称长者,然吏事非所长。有《冠凤集》。
全宋文·卷二七八
李仲容,字仪父,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咸平五年进士,除大理评事、知三原县。累擢监察御史,诏试中书,擢左司谏、直史馆。天圣中,以起居郎为知制诰,累迁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官至户部侍郎,卒年七十。自集制草为《冠凤集》十二卷。《宋史》卷二六二《李涛传》有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