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狱(出獄)  拼音:chū yù
被释放而离开监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吾有白银千馀,藏在某处,兄可去取了,用些手脚,营救我出狱。」
《漢語大詞典》:福堂
(1).福德聚集的地方。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皇天祐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汉 牟融 《理惑论》:“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魏书·刑罚志:“夫人幽苦则思善,故囹圄与福堂同居。”
(2).指监狱或囚系犯人的地方。 明 胡侍 《真珠船》卷三:“余向繫锦衣狱,覩壁上有大书‘福堂’字甚伟……近閲吴越春秋,大夫 文种 祝词有云‘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因知出处。”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世有视终 南为 捷径,而絶裾不顾,藉槛车为福堂,而係颈自甘者,彼何人哉!”
《国语辞典》:监所(监所)  拼音:jiān suǒ
监狱看守所。如:「监所管理员」。
分类:监狱
《國語辭典》:狱卒(獄卒)  拼音:yù zú
看管牢狱的差役。《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范于是东至洛阳,变名姓,求代廷尉狱卒。」《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可将此散与牢头狱卒,教他好好看觑,免致受苦。」也称为「牢子」、「狱人」、「狱子」。
《漢語大詞典》:坐狱(坐獄)
(1).指诉讼双方互相辩论。左传·襄公十年:“ 王叔 之宰与 伯舆 之大夫 瑕禽 坐狱於王庭, 士匄 听之。” 杜预 注:“狱,讼也。周礼: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故使宰与属大夫对争曲直。” 杨伯峻 注:“坐狱,两造对讼。亦单言曰坐。”
(2).入狱;坐监狱。 宋 赵叔向 《肯綮录·紫姑伸狱》:“﹝库官辈﹞初不知 飞 坐狱及死于除夕也。” 孙犁 《白洋淀纪事·秋千》:“你们村里就有过两位坐狱被杀的共产党员。”
《漢語大詞典》:典史
(1).主管官吏。 宋 欧阳修 《河南府重修使院记》:“ 洛 都,天下之仪表,提封万井,隶县十九,王事浩穰,百倍他邑,而典史之局甚陋,不称。”
(2).官名。 元 始置, 明 清 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职。
《漢語大詞典》:黑狱(黑獄)
(1).地处幽深、关押重犯的监狱。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第四层最深邃者为黑监,所谓黑狱是也。强盗歷年缓决及新盗拟辟者居之。”
(2).冤狱。 清 龚炜 巢林笔谈·沈宗伯为郑峚阳作传:“如世所图 阎罗 、 包老 ,主断黑狱者乎?”
《漢語大詞典》:天狱(天獄)
(1).天然的牢狱。亦喻地形的险恶。三国志·魏志·孙资传“进 放 爵 西乡侯 , 资乐阳亭侯 ” 裴松之 注引《孙资别传》:“昔 武皇帝 征 南郑 ,取 张鲁 , 阳平 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 夏侯渊 军,数言‘ 南郑 直为天狱。’” 唐 元结 《闵荒诗》:“四海非天狱,何为非天囚。”
(2).天上的监狱。古代星占家以天象附会人事,故有此称。晋书·天文志上:“参十星……又为天狱,主杀伐。”
《漢語大詞典》:南监(南監)
刑部监狱。《再生缘》第七二回:“讲那 酈相爷 适纔已进南监,早有 龙图 父子看慰一番,俱自回府。”《再生缘》第七二回:“话説那校尉一路行来,此间已是刑部南监。”
分類:刑部监狱
《漢語大詞典》:钟下(鍾下)
关押有罪官员的特别监狱。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徵繫清室”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请室,请罪之室,若今钟下也。”后汉书·孝顺帝纪:“是夜,中黄门 孙程 等十九人,共斩 江京 、 刘安 、 陈达 等,迎 济阴王 於 德阳殿 西钟下。”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太子既废,囚於请室, 程 等就钟下迎之也。”
《國語辭典》:入监(入監)  拼音:rù jiān
经法院判决确定的受刑人送监执行或由他监移送执行而进入监狱者,称为「入监」。
分類:入监监狱
《漢語大詞典》:按狱(按獄)
(1).断狱。新唐书·徐有功传:“与 皇甫文备 同按狱,诬 有功 纵逆党。” 宋 孙升 孙公谈圃卷上:“一日,禁中遣 冯宗道 按狱,止贬 黄州 团练副使。”
(2).巡视监狱。 清 袁枚 新齐谐·狱中石匣:“ 越州 周道澧 以难荫选 陕西 陇州 知州,抵署后,循例按狱。”
《漢語大詞典》:市狱(市獄)
(1).商市和监狱。旧时均为奸人牟利的场所,故并称。《晋书·郭璞传》:“夫以区区之 曹参 ,犹能遵 盖公 之一言,倚清靖以镇俗,寄市狱以容非。”《宋书·孝武帝纪》:“故沿情察讼, 鲁 师致捷;市狱勿扰, 汉 史飞声。”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姦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尽,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参见“ 狱市 ”。
(2).指司法的官吏。新唐书·李景略传:“ 李怀光 为 朔方 节度使,署巡官。 五原 将 张光 杀其妻,以貲市狱,前后不能决, 景略 覈实,论杀之。”
《漢語大詞典》:狱市(獄市)
指狱讼以及市集交易。史记·曹相国世家:“ 惠帝 二年, 萧何 卒……使者果召 参 。 参 去,属其后相曰:‘以 齐 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於此者乎?’ 参 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姦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姦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伏惟制策有治当先内,或曰何以为京师;政在擿姦,或曰不可挠狱市。此皆一偏之説,不可以不察也。”一说为 齐国 大市之名,“狱”为“岳”字省文,即 齐国 庄岳 之市。见 陈直 《汉书新证·萧何曹参传》
《漢語大詞典》:牢具
(1).古代遣奠时所用的经包裹的牲牢之体。礼记·杂记上:“遣车视牢具。” 孔颖达 疏:“牢具,遣奠所包牲牢之体,贵贱各有数也。一个为一具,取一车载之也,故云视牢具。”史记·封禅书:“杀一貍牛以为俎豆牢具。”
(2).监狱用具。三国志·魏志·司马岐传:“﹝ 司马岐 ﹞迁 陈留 相。 梁郡 有繫囚,多所连及,数岁不决。詔书徙狱于 岐 属县,县请豫治牢具。”
《漢語大詞典》:台狱(臺獄)
古时御史台所设的监狱。旧唐书·良吏传下·崔隐甫:“自 贞观 年 李乾祐 为御史大夫,别置臺狱,有所鞫讯,便輒繫之。”宋史·张璪传:“ 苏軾 下臺狱, 璪 与 李定 杂治,谋傅致 軾 於死,卒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