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禁所  拼音:jìn suǒ
囚禁人犯的地方。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序〉:「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漢語大詞典》:放风(放風)
犹顺风。庄子·天运:“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放,依也。依无为之风而动也。” 陈鼓应 注引 林希逸 曰:“‘放风’,顺化也。顺化而行,故曰‘放风而动’。”
分類:顺风
《漢語大詞典》:归狱(歸獄)
(1).犹归罪。《公羊传·闵公元年》:“﹝ 庆父 ﹞使﹝ 邓扈乐 ﹞弑 子般 ,然后诛 邓扈乐 而归狱焉。”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 颜师古 注:“ 李奇 曰:‘归罪过于民,不罪己也。’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 严复 《〈法意〉按语》:“ 唐 宋 诸儒,想望太平,皆太息于先王经制之破坏,而归狱 商君 。”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记》:“ 汉口 之焚,论者胥归狱 冯公 。”
(2).返归监狱。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3).归结狱讼。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又狱有不能结者,輒诱杀生番以归狱。”
《國語辭典》:囚牢  拼音:qiú láo
监牢、监狱。如:「通缉犯被关在囚牢里,失去了自由。」
《國語辭典》:坐牢  拼音:zuò láo
因罪入狱。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我打死人不偿命,如常的则是坐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此间开封官府,平日最恨的是忤逆之子,告著的不是打死,便是问重罪坐牢。」
分類:坐牢监狱
《国语辞典》:狱人(狱人)  拼音:yù rén
看管监狱的差役。也称为「狱卒」。
《漢語大詞典》:幽狱(幽獄)
(1).囚于监狱。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昔上将之耻, 絳侯 幽狱;名臣之羞, 史迁 下室。”
(2).地狱。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但愿早逝,得面辨於幽狱,曲直自正。”
分類:地狱监狱
《國語辭典》:禁子  拼音:jìn zi
旧称看守罪犯的狱卒。《水浒传》第五一回:「这一班禁子人等,都是和雷横一般的公人,如何肯掤扒他。」《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外郎、书手、皂快、门子,及禁子、夜夫,曾在县里走动的,无不查到。」也称为「禁卒」。
《漢語大詞典》:秘狱(祕獄)
也称掖庭狱。 汉 代专指幽囚罪人于皇宫掖庭而不作公开审理的监狱。据汉书·刘辅传载: 成帝 欲立 赵倢伃 为皇后,先下诏封倢伃父 临 为列侯。 辅 上书谏止。“书奏,上使侍御史收缚 辅 ,繫掖庭祕狱,羣臣莫知其故。”光禄勋 师丹 、太中大夫 谷永 俱上书保 辅 ,极言“旬日之之间,收下祕狱”之不当,“其於治亲养忠之义,诚不宜幽囚于掖庭狱”。于是“上乃徙繫 辅 共工狱,减死罪一等,论为鬼薪,终於家”。
《国语辞典》:左狱(左狱)  拼音:zuǒ yù
拘禁重囚的监狱。《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左狱皆是重囚。若折人一股,眇人一目,打落人双齿,便该重罪,即得入狱。」
分类:拘禁监狱
《漢語大詞典》:阅狱(閲獄)
察看监狱。《文明小史》第六回:“ 傅祝登 行抵府城,发出红諭,定了吉日接印,一切点卯、盘库、閲城、閲狱,照例的官样文章,不必细述。”
分類:察看监狱
《國語辭典》:牢房  拼音:láo fáng
监狱内监禁罪犯的房间。《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五出》:「哽咽泪汪汪,亲娘信息,共我兄弟何方?不道我落在牢房。」
《国语辞典》:狮子口(狮子口)  拼音:shī zi kǒu
古时在监狱门口,塑一猛兽头,名为狴犴,形状似狮子,所以俗称狱门为「狮子口」。《水浒传》第四九回:「当日乐和拿著水火棍,正立在牢门里狮子口边,只听得拽铃子响。」
《漢語大詞典》:禁狱(禁獄)
监狱里的看守。《四游记·孟山放囚人入仙道》:“却説 广西府 牢中犯人甚众,有一禁狱姓 孟 名 山 ,在府当禁子。”
分類:监狱看守
《漢語大詞典》:狱主(獄主)
(1).讼案的当事人。晋书·王彪之传:“累迁尚书左丞……廷尉。时 永嘉 太守 谢毅 ,赦后杀郡人 周矫 , 矫 从兄 球 诣州诉冤。 扬州 刺史 殷浩 遣从事收 毅 ,付廷尉。 彪之 以 球 为狱主,身无王爵,非廷尉所料,不肯受,与州相反覆。”
(2).主管监狱的人。《说岳全传》第七二回:“佛爷叫狱主:‘带 秦檜 仍回地狱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