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9,分2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监司
都监
监察
监察
监官
监门
贺监
寺监
监军
监当
狗监
天监
监押
监主
监州
《國語辭典》:监司(監司)  拼音:jiān sī
1.监察。《后汉书。卷一七。贾复传》:「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奸。」
2.职官名。监察地方属吏的司、道诸官。《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明。杨珽《龙膏记》第一六出:「他始拿手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
《漢語大詞典》:都监(都監)
(1).官名。 三国 时称内侍官。《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又以黄门 张当 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
(2).官名。 唐 中叶后常以太监为监军,亦称都监。《新唐书·白居易传》:“ 唐 家制度,每征伐,专委将帅,责成功,比年始以中人为都监。”
(3).官名。 宋 于诸路、州、府,皆置兵马都监,省称“都监”。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宋 朝兵马都监有路,分掌本路禁、屯戍、边防、训练之政令……州都监则以大小使臣充,掌本城屯驻、兵甲、训练、差使之事,兼在城廵检。”《水浒传》第十二回:“正将臺上立着两箇都监:一箇唤做 李天王 李成 ,一箇唤做 闻大刀 闻达 。”
(4). 宋 代道教职称名。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都监:“ 太平兴国 中,增置副道録,都监,首座,通旧为八员,已上总知教门公事。”
《國語辭典》:监察(監察)  拼音:jiān chá
1.监督视察。《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融居属国,领都尉职如故,置从事监察五郡。」《红楼梦》第一四回:「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
2.负责监督视察的官吏。唐。李商隐〈寄隐客〉诗:「监察官甚小,发言无所裨。」
《漢語大詞典》:监察(監察)
鉴别;辨别。监,通“ 鉴 ”。 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你将那无显验的文书是监察,须不是俺 孔宣圣 遗留下。”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你岂知他那有志题桥 汉 司马 ,怎不教人嗔怒发,是和非你心中自监察。”
分類:鉴别辨别
《漢語大詞典》:监官(監官)
监察或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吏。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诸侯王, 高帝 初置之,金印紫綬,治其监官,掌监郡县,秩比六百石,后为刺史。”后汉书·百官志五:“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宋史·职官志七:“诸镇置於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西湖佳话·钱塘霸迹》:“吾初起兵时,与 钱鏐 、 刘孟安 、 阮结 、 富阳 闻人宇 、监官 徐及 、 新城 杜稜 、 餘杭 凌文举 、 临平 曹信 ,俱为都将,号称‘ 杭州 八都’。”
国子监、将作监、钦天监等官署的官员。旧唐书·礼仪志四:“贷钱一万贯,五分收钱,以供监官、学生之费。” 宋 欧阳修 《濮议一》:“第一札子催修营房,责中书何不速了,因请每营差监官一员。”明史·职官志三:“﹝ 洪武 ﹞三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四年詔监官职专司天,非特旨不得陞调,又定监官散官。”清史稿·职官志二:“并定监官升转不离本署,积劳止加升衔,著为例。”
《國語辭典》:监门(監門)  拼音:jiān mén
1.守门的小吏。《周礼。地官。司门》:「祭祀之牛牲系焉,监门养之。」
2.监守门户。《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傕使校尉监门,隔绝内外。」
3.职官名。掌宫殿门禁与守卫等事。《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左右监门,各率一人,副率二人,掌诸门禁。」
《漢語大詞典》:贺监(賀監)
唐 贺知章 尝官秘书监,晚年自号 秘书外监 ,故称。 唐 刘禹锡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高楼 贺监 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宋 张炎 《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词:“ 贺监 犹狂,还散迹、千巖风露。” 清 魏耕 《与祁五兄弟泛镜湖》诗:“湖自 贺监 清,兴是二 祁 发。”
《漢語大詞典》:寺监(寺監)
古时太常寺、光禄寺、将作监、都水监等寺、监两级官署的并称。 宋 司马光 《论谷宜归一札子》:“其旧日三司所管钱穀财用,事有散在五曹及诸寺监者,并乞收归户部。”
《國語辭典》:监军(監軍)  拼音:jiān jūn
1.监督军队。《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传。高力士传》:「监军则权过节度,出使则列郡辟易。」
2.职官名。监督军务的官吏。《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绍遂以岱为监军,代配守邺。」
《漢語大詞典》:监当(監當)
宋 代掌管税收、冶铸等事务的地方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有 萧守道 者,日侍左右,忽得罪,絀为外郡监当。”宋史·职官志七:“监当官掌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冶铸之事。”
《國語辭典》:狗监(狗監)  拼音:gǒu jiàn
职官名。汉代掌管天子猎犬的官。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有狗监杨得意奏曰:『此人乃臣郡人也,见在临邛市上卖酒。』」
《國語辭典》:天监(天監)  拼音:tiān jiān
1.上天对下民的监视。《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选。张衡。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祐仁。」
2.梁武帝萧衍的年号(西元502~519)。
《國語辭典》:监押(監押)  拼音:jiān yā
1.监督押送。《水浒传》第八回:「左右领了钧旨,监押林冲,投开封府来。」《三国演义》第一三回:「使贾诩、左灵监押车驾;其馀宫人内侍,并皆步走。」
2.负责监督押送的官吏。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四折:「痛杀杀怎挨那三推六问,监押都是恶鬼狞神。」
《漢語大詞典》:监主(監主)
(1).谓监临主守的官员。《唐律·名例五·共犯罪者以造意为首》:“即共监临主守为犯,虽造意,仍以监主为首,凡人以常从论。” 长孙无忌 等疏议:“假有外人发意,共左藏官司主典盗库绢五疋,虽是外人造意,仍以监主为首,处徒二年,外人依常盗从,合杖一百。”
(2).主管监狱的官员。太平广记卷一九三引 唐 皇甫□ 《原化记·嘉兴绳技》:“吏惊曰:‘汝何所能?’囚曰:‘吾解绳技。’吏曰:‘必然,吾当为尔言之。’乃具以囚所能白於监主。”
《漢語大詞典》:监州(監州)
(1).监察州县。 唐 薛能 《荔枝诗》:“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
(2).指监察州县之官。 元 虞集 《户部尚书马公墓碑》:“公行部,劾治其暴横者监州一人。”
(3). 宋 代于诸州置通判,亦称监州。 宋 范仲淹 《送向综国博通判桂州》诗:“通籍三公后,监州 五岭 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