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2,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盖帷
篆盖
孔盖
函盖
遮盖
幡盖
不盖
旌盖
盖顶
曲盖
行盖
轻盖
弭盖
麾盖
起盖
《韵府拾遗 支韵》:盖帷(盖帷)
苏轼诗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
《漢語大詞典》:篆盖(篆蓋)
古时墓志铭例用石相合,以一石为盖。盖石题死者爵里姓名,习惯用篆书,称“篆盖”。 宋 欧阳修 《与杜沂论祁公墓志书》之二:“葬事知定十月,不知何人篆盖,早了为善。”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碑志书法:“篆盖二字止可施诸壙石。”
《漢語大詞典》:孔盖(孔蓋)
以孔雀羽毛装饰的车盖。亦泛指华丽的车舆。《楚辞·九歌·少司命》:“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王逸 注:“言司命以孔雀之翅为车盖。”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方丘歌:“笙颂合,鼓鼗会,出桂旗,屯孔盖。” 宋 姜夔 《圣宋铙歌鼓吹曲·上帝命》:“璇题玉除,龙路孔盖;得之非心,逊亦云易。”
《漢語大詞典》:函盖(函蓋)
包含;概括。 清 梁章钜 浪迹续谈·东西:“世俗通行之语但举东西,而不言南北者,东谓我儒之教,即 孔子 之东家某;西即彼教,谓西方之圣人;举此二端,足以函盖一切矣。”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虞书》文还是古诗言语的艺术之孑遗,不足以函盖近代文字的艺术。”
分類:包含概括
《國語辭典》:遮盖(遮蓋)  拼音:zhē gài
1.遮挡掩蔽。如:「乌云遮盖了太阳,看来要下雨了。」《镜花缘》第一四回:「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2.隐瞒、掩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此是杨化的驴,有人认得。我收在家里,必有人问起,难以遮盖。」《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若不是我替你遮盖,怕老爷不会打折你的狗腿!」
《國語辭典》:幡盖(幡蓋)  拼音:fān gài
器物或车顶上覆盖的饰物,如宝幢华盖之属。唐。岑参〈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诗:「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
《國語辭典》:幡盖(旛蓋)  拼音:fān gài
铺盖在上面的旗帜。《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乃具车舆,列幡盖,惟谦躬为控马,既至祠所,盛设供帐,罄折庭中。」
分類:华盖
《韵府拾遗 泰韵》:不盖(不盖)
白帖汉戎车不巾不盖
《漢語大詞典》:旌盖(旌蓋)
旌旗和车盖。南齐书·萧遥昌传:“旌盖飘颻,远涉 淮 泗 。” 唐 顾况 《朝上清歌》:“旌盖颯沓,簫鼓和些。” 唐 李峤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松门驻旌盖,薜幄引簪裾。”
分類:旌旗车盖
《韵府拾遗 迥韵》:盖顶(盖顶)
云笈七签上七星在头下有金光盖顶
分类:盖顶
《國語辭典》:曲盖(曲蓋)  拼音:qū gài
古代仪仗队所持有曲柄的蓬盖,可防因大风而折断。《晋书。卷五十七。马隆传》:「其假节、宣威将军,加赤幢、曲盖、鼓吹。」
分類:仪仗曲柄
《漢語大詞典》:行盖(行蓋)
(1).指车盖。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鑾音。” 唐 孙逖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诗之二:“旧緑香行盖,新红洒步綦。”
(2).借指贵客。 明 无名氏 《节侠记·诬激》:“奇花感睿才,胜事邀行盖。”
分類:车盖贵客
《漢語大詞典》:轻盖(輕蓋)
(1).指车盖。 晋 陆云 《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跃飞尘。”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2).借指轻车。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迴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
分類:车盖轻车
《漢語大詞典》:弭盖(弭蓋)
谓控驭车驾徐徐而行。盖,车盖,借指车。文选·谢庄〈月赋〉:“腾吹寒山,弭盖秋坂,临濬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 李善 注:“ 王逸 《楚辞》注曰:‘弭,按也。’” 唐 李益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诗:“弭盖出故关,穷秋首边路,问我此何为,平生重一顾。” 宋 欧阳修 《和游午桥庄》:“晓坛初毕祀,弭盖共寻幽。”
《國語辭典》:麾盖(麾蓋)  拼音:huī gài
旗帜与车盖。《南史。卷五五。杨公则传》:「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三国演义》第一九回:「陈宫在布侧大骂曹操奸贼,一箭射中其麾盖。」
《漢語大詞典》:起盖(起蓋)
(1).伏犀骨通达头顶,旧时面相家认为是富贵贤能之相,称“起盖”。 南朝 梁 刘孝标 《〈相经〉序》:“金槌玉枕,磊落相望,伏犀起盖,隐轔交映。”
(2).建造。《西游记》第四四回:“因为后边还有住房,未曾完备,着这和尚来拽砖瓦,拖木植,起盖房宇。”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多少有钱的,拿着整千的银子去起盖僧房道院,那一个肯来修理圣贤的祠宇!”《隋唐演义》第二二回:“只有一家大姓,起盖一带好楼,迎接往来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