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3,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成盖
征盖
拥盖
黄盖
盖老
倚盖
帷盖
盖缠
一盖
盖影
盖帷
篆盖
孔盖
函盖
遮盖
《韵府拾遗 泰韵》:成盖(成盖)
梁昭明太子启鹤带云而成盖遥笼大夫之松
《漢語大詞典》:征盖(征蓋)
指远行的车。盖,车盖,借指车。 唐 王维 《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诗:“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 唐 杜甫 《送卢侍御二十韵》:“眼冷看征盖,儿扶立钓磯。”
《漢語大詞典》:拥盖(擁蓋)
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駟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后以“拥盖”指乘车。 明 唐顺之 《送林宜兴迁官南部》诗:“谁言陋巷不容车,劳君拥盖常造庐。”
分類:乘车
《國語辭典》:黄盖(黃蓋)  拼音:huáng gài
1.黄色的车盖,为皇帝专用。《三国演义》第九回:「李傕等望见黄盖,约住军士,口呼万岁。」
2.人名。字公覆,三国吴零陵泉陵人,生卒年不详。初任郡吏,后随孙坚起义。盖姿貌严毅,善于养兵,每次征伐,士卒皆争先。赤壁之役,建议火攻,大破曹军,升任武锋郎将。武陵蛮人造反时,领兵讨伐,平定后,累加偏将军,病逝于此官。
《國語辭典》:盖老(蓋老)  拼音:gài lǎo
丈夫,有轻薄鄙视之意。《水浒传》第二四回:「他的盖老,便是街上卖炊饼的武大郎。」也称为「灵盖」。
分類:丈夫
《漢語大詞典》:倚盖(倚蓋)
倾斜的伞盖。古代有“天倾西北”的说法(见《淮南子·天文训》),后因以“倚盖”比喻天的形状。晋书·天文志上:“天之居如倚盖,故极在人北。是其证也。极在天之中,而今在人北,所以知天之形如倚盖也。” 唐 刘禹锡 《望衡山》诗:“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一》:“浑仪倚盖,旅转不差;黍管葭灰,晷刻靡爽。”
《國語辭典》:帷盖(帷蓋)  拼音:wéi gài
1.车子的帘幕与布盖。《管子。事语》:「秦奢教我曰:『帷盖不修,衣服不众,则女事不泰,俎豆之礼不致牲。』」汉。枚乘 七发:「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2.古人用破旧的帷盖掩埋死去的狗和马。后用以比喻小恩惠。《汉书。卷七○。陈汤传》:「夫犬马有劳于人,尚加帷盖之恩,况国之功臣者哉!」
《漢語大詞典》:盖缠(蓋纏)
佛教谓五盖与十缠皆烦恼之数,故以“盖缠”指代烦恼。《维摩经·佛国品》:“悉已清浄,永离盖缠。”参阅大智度论卷七、卷十七。
分類:佛教烦恼
《骈字类编》:一盖(一盖)
周礼司市见一幕下
《骈字类编》:盖影(盖影)
南北朝 王褒 别陆子云诗 中流摇盖影,边江落骑尘。
《韵府拾遗 支韵》:盖帷(盖帷)
苏轼诗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
《漢語大詞典》:篆盖(篆蓋)
古时墓志铭例用石相合,以一石为盖。盖石题死者爵里姓名,习惯用篆书,称“篆盖”。 宋 欧阳修 《与杜沂论祁公墓志书》之二:“葬事知定十月,不知何人篆盖,早了为善。”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碑志书法:“篆盖二字止可施诸壙石。”
《漢語大詞典》:孔盖(孔蓋)
以孔雀羽毛装饰的车盖。亦泛指华丽的车舆。《楚辞·九歌·少司命》:“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王逸 注:“言司命以孔雀之翅为车盖。”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方丘歌:“笙颂合,鼓鼗会,出桂旗,屯孔盖。” 宋 姜夔 《圣宋铙歌鼓吹曲·上帝命》:“璇题玉除,龙路孔盖;得之非心,逊亦云易。”
《漢語大詞典》:函盖(函蓋)
包含;概括。 清 梁章钜 浪迹续谈·东西:“世俗通行之语但举东西,而不言南北者,东谓我儒之教,即 孔子 之东家某;西即彼教,谓西方之圣人;举此二端,足以函盖一切矣。”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虞书》文还是古诗言语的艺术之孑遗,不足以函盖近代文字的艺术。”
分類:包含概括
《國語辭典》:遮盖(遮蓋)  拼音:zhē gài
1.遮挡掩蔽。如:「乌云遮盖了太阳,看来要下雨了。」《镜花缘》第一四回:「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2.隐瞒、掩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此是杨化的驴,有人认得。我收在家里,必有人问起,难以遮盖。」《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若不是我替你遮盖,怕老爷不会打折你的狗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