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3,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夏盖
旗盖
掩盖
雨盖
素盖
盖过
冠盖里
金盖
重盖
葆盖
五盖
上盖
碧盖
搭盖
执盖
《骈字类编》:夏盖(夏盖)
明一统志夏盖湖在上虞县西北四十七里湖内三十六沟湖东北有山名夏盖
张宪 夏盖山石鼓谣夏盖之石或自鸣盖石一鸣三吴兵呜呼三吴十年厌干橹 不缘夏盖鸣石鼓。
《漢語大詞典》:旗盖(旗蓋)
古代仪仗中的旗与伞。 晋 潘岳 《关中》诗:“旗盖相望,偏师作援。”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三:“生儿古有 孙征虏 ,嫁女今无 王右军 。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盖仰三分。”《前汉书平话》卷上:“黄罗旗盖下,见三千个锦衣,簇拥二百员战将,遮护着 高皇 。”
分類:仪仗
《國語辭典》:掩盖(掩蓋)  拼音:yǎn gài
1.掩蔽、遮掩。《战国策。东周策》:「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三国演义》第四一回:「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
2.隐藏。如:「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
《國語辭典》:雨盖(雨蓋)  拼音:yǔ gài
雨伞。
《骈字类编》:素盖
魏晋 刘桢 公燕诗 辇车飞素盖,从者盈路傍。
《漢語大詞典》:盖过(蓋過)
胜过,超过。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三幕第二场:“你是很聪明的,只要你肯用功,一定可以盖过我。” 冯牧 《郭小川诗选·不断革命的战歌和颂歌(代序)》:“在思想内容上,那种天真无邪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常常盖过了诗人对于现实斗争生活的深切感受和体验。”
《漢語大詞典》:冠盖里(冠蓋里)
古地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县(今 湖北省 宜城 )有 太山 ,山下有庙, 汉 末名士居其中,刺史二千石卿长数十人,朱轩华盖,同会於庙下。 荆州 刺史行部见之,雅嘆其盛,号为 冠盖里 ,而刻石铭之。”后用以泛称名臣冠族的故里。 南朝 梁简文帝 《游韦黄门园》诗:“息车 冠盖里 ,停轡 仲长 园。” 唐 权德舆 《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 韦曲 冠盖里 ,鲜原鬱青葱。”
《漢語大詞典》:金盖(金蓋)
金饰的车盖。 南朝 齐 谢朓 《齐雩祭乐歌·送神歌》:“躡龙鏕,转金盖。” 南朝 梁 丘迟 《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侧闻 洛阳 客,金盖翼高车。”
分類:金饰车盖
《漢語大詞典》:重盖(重蓋)
谓既戴帽又用伞。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在京百官席帽。宰执皇亲用繖,呼为重盖。”参见“ 重戴 ”。
分類:戴帽
《國語辭典》:重戴  拼音:chóng dài
一种流行于唐朝的帽子。通常用黑色罗帛制成方形而垂檐,有缨带,可于下巴处打结。因为是在巾上加帽,故称为「重戴」。唐。薛调《无双传》:「午后有一人重戴,领妇人四五辈,欲出此门。」《宋史。卷一五三。舆服志五》:「重戴。唐士人多尚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帽焉。宋初,御史台皆重戴,馀官或戴或否。」
分類:既有戴帽
《漢語大詞典》:葆盖(葆蓋)
古代车子上用鸟羽装饰的车盖。 清 金农 《登阳台观》诗:“清斋朝盥入山行,怳忽松幢葆盖迎。”参见“ 葆车 ”。
《漢語大詞典》:葆车(葆車)
用五采鸟羽装饰车盖的车。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益州 传送 公孙述 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輦,於是法物始备。” 李贤 注:“葆车谓上建羽葆也。合聚五采羽名为葆。”
《漢語大詞典》:五盖(五蓋)
佛教称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为“五盖”。谓能盖覆真性。大智度论卷十七:“弃是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六尘四倒自此而生;五盖十缠因斯而致。” 清 黄景仁 《闲居感怀》诗:“五盖游相蒙,四蹙纷以集。”
《國語辭典》:上盖(上蓋)  拼音:shàng gài
上身的外衣。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你跟我家去,我打扮你起来,与你做一领硬挣挣的上盖。」《西游记》第一九回:「又将三领绵布编衫,为上盖之衣。」
分類:上盖外衣
《骈字类编》:碧盖(碧盖)
金 段克己 楸花 楸树馨香见未曾,墙西碧盖耸孤棱。
《國語辭典》:搭盖(搭蓋)  拼音:dā gài
搭建。如:「这片废弃的土地上,搭盖著许多小建筑。」
《漢語大詞典》:执盖(執蓋)
道教称侍奉天帝的仙官、侍从。 唐 陆龟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龚美》诗:“执盖冒花香寂歷,侍晨交佩响阑珊。”自注:“执盖、侍晨,皆仙之贵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