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盘 → 槃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骰盆
掷骰子的盘子。 唐 白居易 《酬微之夸镜湖》诗:“酒盏省陪波卷白,骰盆思共彩呼卢。”一本作“ 骰盘 ”。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三折:“我将这色数儿轻放在骰盆内,二三五又掷箇乌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小旦取骰盆介。”
《国语辞典》:洗盘(洗盘)  拼音:xǐ pán
1.清洗盘子。
2.股票术语。指做手为炒作股价,故意制造卖压,诱使浮额释出,然后做手于低档大量承接,俟承接股票达一数目时,再将股价往上拉抬,此一连串动作,称为「洗盘」。
《漢語大詞典》:木柈
木盘子。柈,同“ 槃 ”、“ 盘 ”。 元 马祖常 《北游》诗:“鷄鸣麦酒熟,木柈荐乾薺。”
方言。劈开的木柴。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没多久都倒在火墙边木椅上还有木柈子堆上睡着了。” 乌热尔图 《森林里的歌声》一:“ 敦杜 坐起,往火堆上添块木柈。”
《國語辭典》:盘儿(盤兒)  拼音:pán ér
1.盘子。如:「小心拿好!别把盘儿打翻了。」《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只见一个男女托个盘儿,口中叫:『卖鹌鹑馉饳儿!』」《西游记》第一七回:「这盘儿后面刻的四个字,说『凌虚子制』,便是我们与那妖魔的勾头。」
2.人的脸庞。《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公子连忙回身,向著他两个规规矩矩的一站,两人还绷著个盘儿,还了一站。」
《漢語大詞典》:占景盘(占景盤)
插花的盘子。 宋 陶谷 清异录·器物:“ 郭江州 有巧思,多创物,见遗占景盘,铜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许,底上出细筒殆数十。每用时,满添清水,择繁花插筒中,可留十餘日不衰。”
分類:插花盘子
《漢語大詞典》:香脱儿(香脱兒)
承托碗盏的小盘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官家进水晶提壶连索儿,可盛白酒二斗,白玉双莲杯盘,碾玉香脱儿一套。”
《国语辞典》:苜蓿长栏干(苜蓿长栏干)  拼音:mù sù cháng lán gān
苜蓿杂乱地放在盘子里,像长栏干一般。形容教书生活的清苦。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七。俭薄类。苜蓿盘》:「(唐)薛令之为东宫侍读时,官僚简淡,以诗自悼云:『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
《国语辞典》:端盘子(端盘子)  拼音:duān pán zi
用手捧著盘子。后多指从事餐饮业端送盘子、菜肴的工作。如:「他利用课馀时间到餐厅端盘子,赚取学费。」
《国语辞典》:牙盘日(牙盘日)  拼音:yá pán rì
牙盘,雕琢精巧的盘子,古时或用以盛食祭祀。故以「牙盘日」指祭神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甚人来擅开我庙门?今日不是牙盘日,里头都拄了。」
《国语辞典》:压碟儿(压碟儿)  拼音:yā dié ér
旧时人家请客,客人都留下一些食物在盘子里不吃,表示主人准备的酒菜丰盛及富贵有馀的意思。《金瓶梅》第四二回:「那应伯爵、谢希大、祝日念、韩道国,每人青花白地吃了一大深碗八宝攒汤,三个大包子,还零四个挑花烧卖,只留了一个包儿压碟儿。」
《漢語大詞典》:盖浇饭(蓋澆飯)
一种论份儿出售的饭,用碗或盘子盛米饭后在上面加菜而成。也称盖饭。《人民日报》1989.9.14:“商业服务部门要努力解决游人吃饭问题……多供应 中国 式的快餐,如面条、包子、点心、盖浇饭以及各种饮料。”
《漢語大詞典》:佛盘(佛盤)
盛放供佛之物的盘子。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李右辖抑神致雨二异:“一日晨起,视事毕,呼郡吏亟令告报塔下,具佛盘,启建请雨道场。”
《漢語大詞典》:等盘儿(等盤兒)
戥子和杆秤上盛放被称物体的盘子。借指秤,比喻打定主意。 元 无名氏 《云窗梦》第二折:“俺两箇眉尖眼角传芳信,等盘儿上暮雨朝云。”
《国语辞典》:秤盘子(秤盘子)  拼音:chèng pán zi
系在秤杆一端的盘子,以盛载所秤量的物品。
《漢語大詞典》:十二时盘(十二時盤)
古代盘子名。相传盘子四周的物象随十二时辰而变易,故名。 宋 陶谷 清异录·器具:“ 唐 内库有一盘,色正黄,圜三尺,四周有物象。 元和 中,偶用之,觉逐时物象变更,且如辰时,花草间皆戏龙,转巳则为蛇,转午则成马矣,因号十二时盘。流传及 朱 梁 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