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相助  拼音:xiāng zhù
1.彼此帮助。如:「夫妻相助,共创事业。」《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2.帮助。《三国演义》第五回:「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
分類:相助互助
《國語辭典》:同恶相助(同惡相助)  拼音:tóng è xiāng zhù
恶人互相救助,共同为虐。《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也作「同恶相济」。
《国语辞典》:摩旗相助  拼音:mó qí xiāng zhù
摩,挥动。摩旗相助比喻尽心相帮助。《西游记》第三三回:「说了誓,将身一纵,把尾子趬了一趬,跳在南天门前,谢了哪吒太子摩旗相助之功。」
《国语辞典》:家有患难,邻保相助(家有患难,邻保相助)  拼音:jiā yǒu huàn nàn,lín bǎo xiāng zhù
(谚语)一家有了困难,四方邻里都来帮助。《金瓶梅》第一四回:「大官人,没奈何,不看僧面看佛面。常言道:『家有患难,邻保相助。』」
《国语辞典》:鼎力相助  拼音:dǐng lì xiāng zhù
大力帮助。如:「这次多亏你鼎力相助,才化解了公司的财务危机。」
分类:大力帮助
《國語辭典》:拔刀相助  拼音:bá dāo xiāng zhù
1.出面替人打抱不平。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每纵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也作「拔刀相济」。
2.出力帮助。如:「好朋友就是一旦有难,能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的人。」
《國語辭典》:守望相助  拼音:shǒu wàng xiāng zhù
相互帮助,共同守卫、瞭望。《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
《國語辭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拼音: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谚语)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加以干涉。比喻见义勇为,打抱不平。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幸得彼处上司道我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士,屡次著我捕盗,有功加授巡检之职。」《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一生性气不好,惯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作「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國語辭典》:路见不平,拔剑相助(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拼音:lù jiàn bù píng,bá jiàn xiāng zhù
(谚语)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加以干涉。比喻见义勇为,打抱不平。如:「他一向急公好义,不畏豪强,喜欢路见不平,拔剑相助。」也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