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相因  拼音:xiāng yīn
1.相当、合适。《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梁尚宾听说,心中不忿,又见价钱相因,有些出息,放他不下。」
2.相依。唐。元稹《莺莺传》:「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
《漢語大詞典》:相因相生
互相承袭,互相促进。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夫因朴生文,因拙生巧,相因相生,以至今日。”
《国语辞典》:转转相因(转转相因)  拼音:zhuǎn zhuǎn xiāng yīn
辗转传递,相互因循。《汉书。卷一○。成帝纪》:「周行天下」句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在位者皆不知阴阳时政,转转相因,故令后人遂不知也。」
《分类字锦》:黛碧相因
杜甫 阆水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分类:
《國語辭典》:陈陈相因(陳陳相因)  拼音:chén chén xiāng yīn
原指京都仓库的粮食逐年增加,致陈粮上再堆陈粮。《史记。卷三○。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后比喻因袭旧例,而无革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