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相比  拼音:xiāng bǐ
互相比较。明。唐顺之〈送彭通判致仕序〉:「古者僚友之间,其相须至殷,而其相比至勤也。」
《國語辭典》:相比  拼音:xiāng bì
1.相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
2.互相连接。《吴子。治兵》:「邻里相比,什伍相保。」
《国语辞典》:肩相比  拼音:jiān xiāng bì
形容人极多。清。张尔岐〈辨志〉:「世之诵周公孔子之言者,肩相比也。」
分类:人极辨志
《国语辞典》:两两相比(两两相比)  拼音:liǎng liǎng xiāng bǐ
1.成双的连成一行列。《史记。卷二七。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
2.相互比较。如:「两两相比看看,一定可以看出不同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鳞次相比(鱗次相比)
见“ 鳞次櫛比 ”。
《國語辭典》:鳞次栉比(鱗次櫛比)  拼音:lín cì jié bì
像鱼鳞和梳齿那样相次排列。形容建筑物排列的密集。清。陈贞慧《秋园杂佩。兰》:「每岁正二月之交,自长桥以至大街,鳞次栉比,春光皆馥也。」也作「栉比鳞次」。
《漢語大詞典》:推排
(1).排斥;排挤。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孔子 生时推排不容,故叹曰:‘凤鸟不至, 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生时无祐,死反有报乎?”晋书·董京传:“或见推排駡辱,曾无怒色。” 郁达夫 《无题》诗:“前贤不解藏人善,门户推排孰起初?”
(2).拥挤。汉书·朱买臣传:“拜为太守, 买臣 衣故衣,怀其印綬,步归郡邸……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
(3).搬动。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后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终不动摇。”宋书·少帝纪:“及 懿后 崩背,重加天罚,亲与左右执紼歌呼,推排梓宫,抃掌笑謔,殿省备闻。”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 江 南 运河 而东至於 浙江 ,谓推排重物曰勃。”
(4).谓随着岁月推移。 南朝 齐 王僧虔 《戒子书》:“吾在世,虽乏德业,要復推排人閒数十许年,故是一旧物。”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迷人知返,去道不遥,幸速推排,急登正路。” 清 唐孙华 《辛巳除夕》诗:“自怜尘世推排久,擥镜休嫌白髮生。”
(5).相比。 唐 方干 《贼退后赠刘将军》诗:“非唯 吴起 与 穰苴 ,今古推排尽不如。” 清 姚椿 《题〈剑南集〉后五首柬书田》诗之四:“ 陆 杨 名字共推排,雅俗如何好共儕?”
(6).排列;排列推算。 宋 陆游 《春社有感》诗:“耆年凋落还堪叹,社饮推排冠一乡。”朱子语类卷六五:“若他也恁地逐一推排,便不是 伏羲 天然意思。” 清 袁枚 新齐谐·算命先生:“喜为人算命,写八字与之,其推排悉合世上五行之説,亦不甚验也。”
(7). 宋 、 金 、 元 时三年一度核实厘正赋役的法制。宋史·食货志上六:“至於推排,则因其貲产之进退为之升降,三岁而一行之。然当时之弊,或以小民粗有米粟,仅存室庐,凡耕耨刀斧之器,鸡豚犬彘之畜,纤微细琐皆得而籍之。吏视赂之多寡,为物力之低昂。”宋史·奸臣传四·贾似道:“后又行推排法, 江 南之地,尺寸皆有税,而民力弊矣。”金史·张大节传:“推排 东京路 户籍,人服其平。”《元典章·圣政二·均赋役》:“验其物力,从公推排。”
《漢語大詞典》:俦匹(儔匹)
(1).同伴,伴侣。《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悲声命儔匹,哀鸣伤我肠。” 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羈旅无儔匹,形影自相亲。” 清 姚鼐 《岳麓寺》诗:“殿角两鬣松,风雨失儔匹。”
(2).相比。 唐 李嘉祐 《送舍弟》诗:“老兄鄙思难儔匹,令弟清词堪比量。”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严嵩:“二十年来,流毒华夷,盖古今元恶巨奸罕与儔匹者也。”
(3).指可与相比者。 唐 裴铏 《传奇·崔炜》:“ 田夫人 淑德美丽,世无儔匹。”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当代一人,顾无儔匹。”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若箇品格,遮莫 蕋珠宫 里亦殆无儔匹。”
《國語辭典》:匹敌(匹敵)  拼音:pǐ dí
双方地位对等、实力相当。《左传。成公二年》:「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唐。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诗:「时虽属丧乱,事贵赏匹敌。」《三国演义》第七七回:「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漢語大詞典》:并比(並比)
相比。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 秦昭公 乃虎狼之国,雄兵百万,战将千员, 廉将军 难以并比。”
分類:相比
《國語辭典》:对照(對照)  拼音:duì zhào
1.用相反对比的方法,以加强或衬托两者的特性。如:「这颗橘子在蓝色背景的对照下,颜色更为鲜明。」
2.互相比对参照。如:「中英对照」、「图文对照」。
《漢語大詞典》:比侔
齐等,等同。金史·习不失传:“ 太祖 每伐 辽 ,輒命 习不失 与 太宗 居守,虽无方面功,而倚任与 撒改 比俟矣。”
相比。 唐 韩愈 《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雷霆助光怪,气象难比侔。”
《國語辭典》:比配  拼音:bǐ pèi
相配、相称。如:「你这身打扮直可比配古代的公主了。」
《國語辭典》:不比  拼音:bù bǐ
不同于、比不上。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休道是咱家动情,你宰相每也生憎,不比那雕梁燕语,不比那锦树莺鸣。」《红楼梦》第五回:「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漢語大詞典》:配天
(1).与天相比并。书·君奭:“故 殷 礼陟配天,多歷年所。” 蔡沉 集传:“故 殷 先王终以德配天,而享国长久也。”《礼记·中庸》:“高明配天。” 孔颖达 疏:“言圣人功业高明,配偶於天,与天同功,能覆物也。” 宋 苏轼 《兴龙节功德疏文》之一:“伏愿皇帝陛下,配天而治,如日之中,安乐延年。”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横则齐家、治国、平天下,纵则赞化育、参天地、配天。”
(2).古帝王祭天时以先祖配祭。诗·大雅·生民序:“《生民》,尊祖也, 后稷 生於 姜嫄 , 文 武 之功,起於 后稷 ,故推以配天焉。”《汉书·郊祀志下》:“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缘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之,遂及始祖。是以 周公 郊祀 后稷 以配天。”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是故以 微子 而代 紂 则 成汤 配天矣。” 胡三省 注:“ 郑玄 义曰:物之大者莫若於天;推父比天,与之相配,行孝之大,莫大於此,所谓‘严父莫大於配天’也。又 孔氏 曰:礼记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俱为其本,可以相配,故王者皆以祖配天。”
(3).谓受天命为天子。庄子·天地:“ 啮缺 可以配天乎?” 郭象 注:“谓为天子。”
(4).谓如天之长久。 明 张居正 《轩皇问道治世长生颂》:“康龄不老,度岁百千,子孙万叶,配天永延。”
《國語辭典》:无比(無比)  拼音:wú bǐ
没有别的可以比得上。《三国演义》第四一回:「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美名一时无比。却又资性贞淑,言笑不苟,极是一个有正经的妇人。」
《國語辭典》:宁可(寧可)  拼音:níng kě
1.岂可、怎么可以。《史记。卷九七。陆贾传》:「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唐。李朝威《柳毅传》:「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邪?」
2.宁愿。在不很满意的情况中,所做的抉择。《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正为走出去做不出什么事业,徒惹高人一笑,所以宁可不出去的好。」《红楼梦》第四五回:「我宁可自己落不是,岂敢带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