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相济(相濟)  拼音:xiāng jì
互相帮助、促进。《文选。陆机。五等论》:「文质相济,损益有物。」《文选。刘琨。劝进表》:「昏明迭用,否泰相济。」
《分类字锦》:长短相济(长短相济)
郭璞比肩兽赞蟨与巨虚乍兔乍鼠长短相济彼我俱举
分类:杂兽
《國語辭典》:同恶相济(同惡相濟)  拼音:tóng è xiāng jì
恶人彼此互相帮助,共同作恶。《晋书。卷二。文帝纪》:「暨诸葛诞滔天作逆,称兵扬楚,钦、咨逋罪,同恶相济,帅其蛑贼,以入寿春,凭阻淮山,敢距王命。」《三国演义》第六九回:「操贼奸恶日甚,将来必为篡逆之事。吾等为汉臣,岂可同恶相济?」也作「同恶相救」、「同恶相求」、「同恶相助」。
《漢語大詞典》:同敝相济(同敝相濟)
犹同恶相济。后汉书·宦者传序:“同敝相济,故其徒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
《漢語大詞典》:相克相济(相剋相濟)
互相制约而又互相促进。 明 瞿佑 归田诗话·陆浑山火:“ 昌黎 《陆浑山火》诗造语险怪,初读殆不可晓,及观《韩氏全解》,谓此诗始言火势之盛,次言 祝融 之御火,其下则水火相剋相济之説也。”
《漢語大詞典》:相呴相济(相呴相濟)
谓互相救助。语本《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其支配者、其救援者皆 姬 汉 旧邦之巨人,而不必以同庙之亲相呴相济。其竭力致死见危受命者,所以尽责於吾民族之国家。”
分類:相救救助
《国语辞典》:拔刀相济(拔刀相济)  拼音:bá dāo xiāng jì
出面替人打抱不平。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五二出:「想起黄衫豪客也,女伴们袖手傍观,英雄拔刀相济。」也作「拔刀相助」。
《国语辞典》:表里相济(表里相济)  拼音:biǎo lǐ xiāng jì
济,补益。「表里相济」指里外互相补益。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生,使形神相亲,表里相济也。」晋。桓温〈辞参朝政疏〉:「且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
《國語辭典》:刚柔相济(剛柔相濟)  拼音:gāng róu xiāng jì
刚强与柔和二种手段互相调剂、配合。《三国演义》第七一回:「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也作「刚柔并济」。
《國語辭典》:缓急相济(緩急相濟)  拼音:huǎn jí xiāng jì
在紧急的时候,互相帮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更是平常的事了。」
《漢語大詞典》:水火相济,盐梅相成(水火相濟,鹽梅相成)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太公 伯夷 ﹞念王室之如燬,固欲起而救乱,思冠冕之毁裂,又恐因而阶乱,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各以一事自任。”
《國語辭典》:宽猛相济(寬猛相濟)  拼音:kuān měng xiāng jì
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宽大与严厉两种方式相辅而行。《文明小史》第九回:「为政之道,须在宽猛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