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相表
相貌;体形。北齐书·琅邪王俨传:“人称 琅邪王 聪明雄勇,当今无敌,观其相表,殆非人臣。”北史·李景传:“ 文帝 奇其壮武,使袒而观之,曰:‘卿相表当位极人臣。’”
《漢語大詞典》:相表里(相表裏)
见“ 相为表里 ”。
《國語辭典》:相为表里(相為表裡)  拼音:xiāng wéi biǎo lǐ
外表和内里相互配合。指彼此两相应合。《三国志。卷一○。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荀彧》:「彼惩往年之败,将惧而结亲,相为表里。」《宋史。卷四○四。列传。徐邦宪》:「发仓粟以赈饿殍,及农时而复民业。如此则建储之义,正与息兵相为表里也。」
《國語辭典》:通款  拼音:tōng kuǎn
1.向敌人表示真诚,有通好、降服之意。《北史。卷三○。列传。卢柔》:「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庇身,功名去矣,策之下者。」
2.互通款曲,向对方表示心意。《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又见他仪容俊雅,心怀契慕,无繇通款。」
《国语辞典》:争奇斗妍(争奇斗妍)  拼音:zhēng qí dòu yán
竞相表现各种奇特妍丽的风貌。如:「模特儿们在服装展示会上,彼此争奇斗妍。」也作「争奇斗艳」。
《国语辞典》:争妍斗奇(争妍斗奇)  拼音:zhēng yán dòu qí
竞相表现艳丽奇妙的姿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五。方物》:「扬州芍药,名于天下……至于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州人相与惊异,交口称说。」也作「争妍斗艳」。
《国语辞典》:争妍献媚(争妍献媚)  拼音:zhēng yán xiàn mèi
争相表现美艳的姿态。如:「花朵争妍献媚的绽放著,为春天妆点了许多艳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