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眉月  拼音:méi yuè
1.指新月。因新月如眉,故称。唐。褚亮 咏花烛诗:「靥星临夜烛,眉月隐轻纱。」宋。彭汝砺〈驿前人家小池〉诗:「幕云寒冉冉,眉月夜翻翻。」
2.如新月的眉毛。五代十国。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知己恶及第》:「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元。陈宜甫〈初春月寄王眉叟〉诗:「娇娥对春初,新画一眉月。」
《漢語大詞典》:青蛾
(1).青黛画的眉毛;美人的眉毛。 南朝 宋 刘铄 《白紵曲》:“佳人举袖辉青蛾,掺掺擢手映鲜罗。” 唐 杜甫 《一百五日夜对月》诗:“仳离放红蕊,想象嚬青蛾。” 清 姚鼐 《送胡豫生之山西》诗:“緑尊满捧青蛾低,美人壮士各有思。”参见“ 黛眉 ”、“ 蛾眉 ”。
(2).借指少女、美人。 前蜀 韦庄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诗:“却愁宴罢青蛾散, 扬子江 头月半斜。” 宋 晏殊 《木兰花》词之七:“炉中百和添香兽,帘外青蛾回舞袖。” 宁调元 《无题集元人句》:“唤取青蛾对酒歌,思归无路欲如何。”
《國語辭典》:秀眉  拼音:xiù méi
1.老人常有一、二根眉毛较其馀的长,称为「秀眉」。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故尧秀眉高彩,享国百载。」也称为「毫眉」。
2.眉目清秀。《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南史。卷三○。何尚之传》:「点明目秀眉,容貌方雅。」
《漢語大詞典》:眉弯(眉彎)
弯弯的眉毛。 清 龚自珍 《太常行》词:“似他身世,似他心性,无恨到眉弯。”
分類:眉毛
《國語辭典》:扫眉(掃眉)  拼音:sǎo méi
画眉。唐。王建〈贻小尼师〉诗:「新剃青头发,生来未扫眉。」唐。司空图 灯花诗三首之二:「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
《國語辭典》:眉梢  拼音:méi shāo
眉毛的末端。《红楼梦》第六三回:「芳官吃的两腮胭脂一般,眉梢眼角越添了许多丰韵。」
《漢語大詞典》:修蛾
修长的眉毛。 宋 柳永 《尉迟杯》词:“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 宋 晏殊 《踏莎行》词:“弱袂縈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频移雁。”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补遗》:“余每于城阴放棹时,邂逅水亭,修蛾曼睩,貌乃秀韵非常。”参见“ 蛾眉 ”。
分類:修长眉毛
《國語辭典》:蛾眉  拼音:é méi
1.美人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如蚕蛾的触鬓,故称为「蛾眉」。唐。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也作「娥眉」。
2.美人。明。陈与郊《文姬入塞》:「蛾眉自困龙城也,怕问洛阳枝叶。」也作「娥眉」。
《國語辭典》:黛螺  拼音:dài luó
1.一种青绿色颜料,用以作画或画眉。元。虞集〈赠写真佟士明〉诗:「赠君千黛螺,翠色秋可扫。」
2.代指女子的眉毛。五代十国。李煜 长相思。云一緺词:「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國語辭典》:宫眉(宮眉)  拼音:gōng méi
古代式样入时,合于宫妆的女子眉。唐。李商隐 效徐陵体赠更衣诗:「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
《漢語大詞典》:鬓眉(鬢眉)
亦作“ 鬢麋 ”。 鬓发和眉毛。 汉 刘向 新序·善谋:“四人……皆年八十有餘,鬢眉皓白,衣冠甚伟。” 宋 陆游 《照潺湲阁下池下》诗:“平生不镊白,霜雪满鬢眉。” 清 管筠 《紫姬哀词》:“仙子髩眉春黛染,美人衫袖落花娇。”
《漢語大詞典》:厖眉
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厖,通“ 尨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厖眉耆耉之老,咸爱惜朝夕,愿济须臾。” 李善 注:“谓眉有白黑杂色。”隋书·炀帝纪上:“是以厖眉黄髮,更令收叙。” 宋 王安石 《赠老宁僧首》诗:“秀骨厖眉倦往还,自然清誉落人间。”
《國語辭典》:眉棱  拼音:méi léng
眉毛生长鼓出的部位。如:「和东方人相较之下,西方人的眉棱是突显多了。」
《漢語大詞典》:眉雪
白如雪的眉毛。 宋 韩维 《和景仁元夕》:“诗翁怀盛事,眉雪惨霜稜。”
分類:眉毛
《漢語大詞典》:黄眉
黄色眉毛。古代妇女的一种化妆方式。隋书·五行志上:“朝士不得佩綬,妇人墨粧黄眉。”
《漢語大詞典》:眉毫
眉中长毛。亦泛指眉毛。 唐 陆龟蒙 《和题支山南峰僧韵》:“眉毫霜细欲垂肩,自説初栖海岳年。” 宋 王禹偁 《寄赞宁上人》诗:“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一:“谚云: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老饕。故 苏东坡 作《老饕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