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唐语林校證》卷二〈文学〉~83~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俊乂实在其中。由此者为闻人,争名常切,为俗亦弊。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辈」;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外府不试而贡,谓之「拔解」;各相保任,谓之「合保」;群居而试,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问,谓之「往还」;既捷,列其姓名慈恩寺,谓之「题名」;会醵为乐于曲江亭,谓之「曲江宴」;籍而入选,谓之「春关」;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
典故
眸子瞭眊


《孟子》卷七《离娄上》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东汉·赵岐:「瞭,明也。眊者,蒙蒙目不明之貌。」

例句

孟轲分邪正,眸子看瞭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 韩愈 荐士

《漢語大詞典》:眊氉
(1).因失意而烦恼。 宋 苏轼 《浣溪沙·和前韵》词:“迁客不应常眊矂,使君为出小嬋娟。翠鬟聊著小诗缠。” 宋 杨万里 《餐霜醒酒》:“宿酒朝来醉尚残,胸怀眊矂腹仍烦。” 金 郝天挺 《送门生赴省闱》诗:“嗟我再衰空眊矂,喜君初筮已峥嶸。”
(2).粗心。 清 赵翼 《慰蕺园下第》诗:“眊矂春官又一回,谁从爨底识琴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