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爱重(愛重)
(1).喜爱和看重。韩非子·内储说上:“ 卫嗣君 重 如耳 ,爱 世姬 ,而恐其皆因爱重以壅己也。”百喻经·妇诈称死喻:“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冥音录》:“此皆宫闈中新翻曲,帝尤所爱重。”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却説 玄宗 天子心下实是爱重 李白 ,只为宫中不甚相得,所以疎了些儿。” 田汉 《关汉卿》第二场:“人家爱重你,就为的你有这个好处,你知道吗?”
(2).爱惜尊重。 宋 陈亮 《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 亮 自惟少年时不自爱重,晚方悔悟,乡閭故不齿也。”
《國語辭典》:偏重  拼音:piān zhòng
只注重一方面。《左传。哀公十六年》:「子高曰吾闻之以险徼幸者,其求无餍,偏重必离。」宋。李清照 永遇乐。落日镕金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漢語大詞典》:重义(重義)
(1).谓以道义为重。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古者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 明 何景明 《放歌行》:“自昔慕豪胜,重义还轻身。”
(2).谓看重义气。 明 何景明 《怀旧吟赠阮世隆》:“知君重义多豪游,满门宾客为我留。”
《國語辭典》:厚重  拼音:hòu zhòng
1.丰厚,有分量。如:「这份礼物太厚重了!」
2.敦厚稳重。《新五代史。卷一七。晋家人传。高祖从弟敬晖传》:「为人厚重刚直,勇而多智。」
3.重视并给予优渥的待遇。《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宁欲观之,慨出相示,荧荧然一小剑也。于是益厚重燕。」
《國語辭典》:阴重(陰重)  拼音:yīn zhòng
为人谨慎持重。《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仁为人阴重不泄,常衣敝补衣溺裤,期为不絜精,以是得幸。」
《國語辭典》:张目(張目)  拼音:zhāng mù
1.睁大眼睛,怒目而视。《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曹操于几案上翻覆将书看了十馀次,忽然拍案,张目大怒。」
2.因言行受他人赞同而声势更壮。
《漢語大詞典》:隆眷
深厚的顾念,特别的看重。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吐情志而深赏,忘年齿而隆眷。”《三侠五义》第十四回:“这都是圣上隆眷过重,使我声名远播於外,故此招忌。”《平山冷燕》第二回:“小姐开言道:‘既是圣恩隆眷,有此厚赐,孩儿理当望闕拜谢。’”
《漢語大詞典》:信重
信任看重。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倪宽 ﹞迁左内史,民甚信重之。”南史·王准之传:“ 至德 初,徵为左驍骑将军,加散骑常侍,深见信重。” 吴组缃 《山洪》二九:“目今 戚先生 他们就信重我们这几个人。”
分類:信任看重
《漢語大詞典》:称重(稱重)
(1).称许看重。 宋 许顗 彦周诗话:“先伯父 治平 四年举进士第一,少从 丁寳臣 ,以文字为 欧阳文忠公 、 王岐公 所称重。” 明 沈榜 《宛署杂记·人物》:“尝荐用里人 霍原 及 申理 、 张华 ,为时所称重。”
(2).指受到称许看重。新唐书·张巡传:“﹝ 巡 ﹞ 开元 末,擢进士第,时兄 晓 已位监察御史,皆以名称重一时。”
《漢語大詞典》:贵少(貴少)
谓以稀少为贵。旧唐书·礼仪志一:“风雨少於日月,又不贵少。” 宋 刘攽 《瑞荷》诗:“人情贵少瑞云美,亦自天和独钟此。” 清 查慎行 《从院长乞园中新笋》诗:“人情知贵少,物类要删繁。”
谓看重年青人。 清 陈维嵩 《邵潜夫先生八十寿序》:“今人贱老而贵少,而 邵先生 行年且八十,岂得不困哉!”
《漢語大詞典》:积重(積重)
积聚,积储。礼记·祭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 郑玄 注:“国君有蓄积,不独食之,亦以施惠於竟内也。”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度制:“ 孔子 曰:‘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
(1).谓积久而加重。明史·宦官传一·王振:“ 振 权日益积重,公侯勛戚呼曰翁父。”
(2).积习深重。明史·宦官传序:“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於 王振 ,卒於 魏忠贤 。” 清 王春绶 《致闽藩曾菊萸书》:“盖 广东 自查办烟禁以来,禁私贩,杜私走未免操之过急,故兵怨之,民怨之,差怨之,甚而武弁亦怨之。当积重之餘,以为絶我衣食之源也。”
(3).素来看重。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五》:“今执事所问者,举不越进士之文,是其所积重不过此一体耳,而乃欲诸体之皆合,不亦异乎!”
《漢語大詞典》:回眷(迴眷)
亦作“ 迴睠 ”。
(1).回头看。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四马望而倾盖兮,行旅仰而迴睠。”
(2).引申指眷顾,看重。《文选·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圣灵昔迴眷,微尚不及宣。” 吕延济 注:“圣灵,谓 宋太祖 也。迴眷,谓眷顾於己也。” 唐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报国有壮心,龙颜不迴眷。”
《漢語大詞典》:高抬
(1).往上举。参见“ 高抬贵手 ”。
(2).抬举,因看重而称赞或提拔。 老舍 《茶馆》第三幕:“我?您太高抬我啦!” 曲波 《林海雪原》二十:“嗯?投奔 蝴蝶迷 和 郑三炮 高抬你了吗?”
(3).无道理地提高(物价等)。 茅盾 《林家铺子》:“他还恐怕那‘钱猢狲’知道他是急用,要趁火打劫,高抬利息。”如:高抬物价。
《國語辭典》:高抬贵手(高抬貴手)  拼音:gāo tái guì shǒu
求人饶恕的话。元。范康《竹叶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贵手,与我拂除尘俗者。」《水浒传》第四一回:「小可不知在何处触犯了四位英雄?万望高抬贵手,饶恕残生。」
《漢語大詞典》:高看
看重、重视。
分類:看重重视
《國語辭典》:过意(過意)  拼音:guò yì
1.心安。《西游记》第三六回:「唐僧见他们磕头礼拜,甚是不过意。」
2.多心。如:「就是不怕你过意,所以我才把这件事情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