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战眩(戰眩)
惊悸眩晕。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襄阳始末》:“忽得 李庭芝 连日书,乃知 襄 帅 吕文焕 为虏诱胁,竟以城降。臣一闻战眩颠沛,几於无生。”
分類:惊悸眩晕
《漢語大詞典》:郁冒(鬱冒)
(1).郁闷。后汉书·朱穆传:“今年九月天气鬱冒,五位四候连失正气。”
(2).中医指头晕目眩或昏迷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心痛、鬱冒不知人。”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难。” 尤怡 《金匮要略心典》卷下:“鬱冒,神病也;亡阴血虚,阳气遂厥,而寒復鬱之,则头眩而目瞀也。” 金 成无己 伤寒明理论·郁冒:“伤寒鬱冒,何以明之?鬱为鬱结而气不舒也,冒为昏冒而神不清也,世谓之昏迷者是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至夜,母子俱病,鬱冒不食。”冒,一本作“ 闷 ”。
《漢語大詞典》:瞀闷(瞀悶)
(1).目眩晕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如是年餘,女忽病瞀闷,懊憹恍惚,如见鬼状。”
(2).混乱。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一》:“不以今文,古文、晚出书三事,截然分明,各还其数,而合并数之,自生瞀闷,歧之中有歧焉。”
《漢語大詞典》:晕东东(暈東東)
形容眩晕。 邵荃麟 《欺骗》:“头脑里依然晕东东的,这屋子里的一切,似乎都有点在改样,蜡烛光在黝黑的泥壁上微微颤动,仿佛有无数眼睛在向他闪烁着。”
分類:眩晕
《漢語大詞典》:晕晕糊糊(暈暈糊糊)
形容眩晕,神智迷糊不清。 袁静 《伏虎记》第三九回:“有一天,她想下地走走……谁知道,一下地,不会走道了,象是上了颠簸的小船,晕晕糊糊,东倒西歪,两条腿好似踩着棉花堆,差点儿摔倒。”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十八章:“‘这许多钱财真的都是我一个人的了……’ 唧唧 晕晕糊糊的这么想着,就趴到金圆堆里,再也不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晕晕沉沉(暈暈沉沉)
形容眩晕而神志不清。 骆宾基 《一个唯美派画家的日记》:“我躺了几天了呢?晕晕沉沉,也不想吃什么。”
《漢語大詞典》:吐眩
呕吐眩晕。 宋 徐兢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蓬莱山:“舟中之人,吐眩颠仆,不能自持。”
分類:呕吐眩晕
《漢語大詞典》:痫眩(癇眩)
因癫痫发作而眩晕。灵枢经·寒热病:“暴挛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国语辞典》:梅尼尔氏症(梅尼尔氏症)  拼音:méi ní ěr shì zhèng
病名。一种内耳淋巴分泌失衡,造成眩晕、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约三成的病例与中耳炎、梅毒、头部受伤及过敏有关。此症大多发生在四十岁左右的人,其中尤以工业社会压力高的地区,发生率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