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笔筒子眼里观天(筆筒子眼裏觀天)
犹言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六:“这位老兄财心紧,对人尖,笔筒子眼里观天,不过,要他跟地富泡到一起去,还不至于。”
《國語辭典》:丢眼色(丟眼色)  拼音:diū yǎn sè
以眼神示意。《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只道心上欢喜了他,也对著楼上丢个眼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老和尚看见了,丢眼色对智园道:『观音菩萨进门了,好生迎接著。』」也作「丢眼角」。
分類:眼光暗示
《漢語大詞典》:村田眼
鄙俗的眼光。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一:“ 唐 《抒情集》记朝士在外地观野花追思旧游诗云:‘曾过街西看牡丹,牡丹未谢即心阑。如今变作村田眼,鼓子花开也喜欢。’”
分類:鄙俗眼光
《漢語大詞典》:瞟闪(瞟閃)
眼光闪烁地斜看。 许杰 《台下的喜剧》:“ 松哥嫂 的笑声……招引得那几只伶滑的冷眼,时常向她瞟闪。”
《國語辭典》:鼠目寸光  拼音:shǔ mù cùn guāng
形容人目光短浅,识见狭小。如:「自私自利的人,往往鼠目寸光,难成大事。」也作「鼠目」。
《國語辭典》:势利眼(勢利眼)  拼音:shì li yǎn
待人态度是以对方财势的多寡而决定亲疏高下的关系。如:「他最势利眼了,遇到有钱的人,总是拚命巴结。」也作「势力眼」。
《國語辭典》:肉食者鄙  拼音:ròu shí zhě bǐ
肉食者,吃肉的人,比喻享有厚禄的高官。肉食者鄙指有权位的人眼光短浅。《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國語辭典》:肉食  拼音:ròu shí
1.以肉类为主要食物的。如:「肉食动物」。
2.比喻享有优厚供养的人。唐。杜甫〈赠苏四徯〉诗:「肉食哂菜色,少壮欺老翁。」
3.肉类食物。《三国演义》第五九回:「舍内饭米、柴火、肉食齐备。」
《漢語大詞典》:括目相待
用不同于以前的新的眼光来看待。《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九妈 ﹞多曾听得人説,他承受了 朱 家的店业,手头活动,体面又比前不同,自然括目相待。”参见“ 刮目相待 ”。
《國語辭典》:刮目相待  拼音:guā mù xiāng dài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参见「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条。《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佔花魁》:「他承受了朱家的店业,手头活动,体面又比前不同,自然刮目相待。」
分類:眼光
《國語辭典》:目击道存(目擊道存)  拼音:mù jí dào cún
眼睛一看,便知道理之所在,形容悟性特好。《庄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竹林七贤论》:「籍归,遂著大人先生论,所言皆胸怀閒本趣,大意谓先生与己不异也。观其长啸相合,亦近乎目击道存矣。」
《國語辭典》:目光如豆  拼音:mù guāng rú dòu
形容目光短浅,器识狭隘。如:「一个人如果目光如豆,只顾眼前利益,是不可能拥有美好前程的。」
《國語辭典》:目光如炬  拼音:mù guāng rú jù
1.形容人怒视。《周书。卷一二。列传。齐炀王宪》:「宪辞色不挠,固自陈说。帝使于智对宪。宪目光如炬,与智相质。」《南史。卷一五。列传。檀道济》:「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2.形容目光有神。《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中间坐著一位神道,面阔尺馀,须髯满颏,目光如炬,肩臂摇动,像个活的一般。」
3.比喻见事透澈,识见远大。如:「教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目光如炬,凡事都有独到之见解。」
《國語辭典》:龙骧虎视(龍驤虎視)  拼音:lóng xiāng hǔ shì
龙马昂首快跑,猛虎注视猎物。比喻人志气高远或气势威武。《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
《國語辭典》:另眼相看  拼音:lìng yǎn xiāng kàn
以特别的眼光或态度相待,以示重视或歧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今日多蒙大恩人另眼相看,谁知命蹇时乖,果然做了他乡之鬼。」《官场现形记》第一一回:「大家晓得他与中丞有旧,莫不另眼相看。」也作「另眼看待」、「另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