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9
典故
3
词典
15
分类词汇
111
共111,分8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当前
即世
众目
目近
眼近
傍眼
眼皮子底下
眼底下
眼睛头
过眼
在目
心目
即事
苟且
偷安
《國語辭典》:
当前(當前)
拼音:
dāng qián
1.在面前。《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亲勒六军,大陈戎马,大司马吴汉精卒当前,中军次亡。」
2.目前。如:「这则评论切中时弊,指出当前亟须改善的问题。」
分類:
当前
眼前
面前
现在
前面
《國語辭典》:
即世
拼音:
jí shì
1.去世。《左传。成公十三年》:「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唐。
杜甫
〈
哭王彭州抡
〉诗:「夫人先即世,令子各清标。」
2.今世、眼前。元。乔吉《两世姻缘》第四折:「众文武都惊怪,不由咱心下转疑猜。这个即世婆婆,莫不是前世的妳妳。」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二折:「一家儿闹喧聒,不争你沉沉不醒,撇下了即世的婆婆,却教俺怎支持。」
3.世故、狡猾。元。邓玉宾《村里迓古。包藏著一团儿和气套。胜葫芦曲。么篇》:「你看他行针走线,拈花摘叶,即世里带著虚嚣。」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二折:「这贱才敢道辞生受,断不得哄汉子的口,都是些即世求食鬼狐犹。」
分類:
今世
去世
世故
眼前
狡黠
《漢語大詞典》:
众目(衆目)
(1).众人的眼睛。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
:“譬犹众目营方,则天网自昶。” 唐
张籍
《赠殷山人》
诗:“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宋
曹勋
《远游篇》
:“众目宝康瓠,明月难暗投。”
(2).指众人的眼前。 茅盾
《子夜》
九:“我是没有秘密的。就像对于女人--假使 荪甫 有相好的女人,未必就肯公之众目。”
分類:
众人
眼睛
眼前
《漢語大詞典》:
目近
眼前;现时。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
:“即以目近而言,民族主义提倡以来,起而应之者,如风之起,如水之涌,不可遏抑。”
分類:
眼前
现时
《漢語大詞典》:
眼近
眼前;跟前。
《水浒传》
第三九回:“金钱甲马果通神,千里如同眼近。”
分類:
眼前
跟前
《漢語大詞典》:
傍眼
犹眼前。 唐
杜甫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
诗之二:“关心小 剡县 ,傍眼见 扬州 。为接情人饮,朝来减片愁。”
分類:
眼前
《國語辭典》:
眼皮子底下
拼音:
yǎn pí zi dǐ xià
眼前。《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四爷,你要肯拿,眼皮子底下就有一个卖私盐的都把势哩!」
分類:
眼前
身边
《國語辭典》:
眼底下
拼音:
yǎn dǐ xià
1.眼睛跟前。如:「你拿到眼底下瞧瞧,再决定是否要买。」
2.现今、目前。《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就自己眼底下,见过的这班时派人里头,不是纨裤公子,便是轻薄少年。」
分類:
眼睛
目下
跟前
眼前
眼里
距离
《漢語大詞典》:
眼睛头(眼睛頭)
眼前。指眼睛很容易看见的地方。
《水浒传》
第五六回:“你只依我从这条路走去……客店之中,就便安歇,特地把这皮匣子放在他眼睛头。”
分類:
眼前
眼睛
容易
看见
《國語辭典》:
过眼(過眼)
拼音:
guò yǎn
1.过目。《老残游记》第一七回:「那家人揭开盒盖,请老爷们过眼。原来是一桌甚丰的鱼翅桌。」
2.经过眼前。宋。
苏轼
山村五绝
诗五首之四:「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分類:
过目
过眼
眼前
看视
迅疾
短暂
《漢語大詞典》:
在目
在眼前;在视线之中。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火云出无时,飞电常在目。”
《
二刻拍案惊奇
》
卷八:“只见前堂东轩与那聚赌的小阁,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却无一个人影。”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况復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羣之令誉,捷径在目,斯不惮竭蹶以求之耳。”
分類:
眼前
视线
《國語辭典》:
心目
拼音:
xīn mù
1.心和眼。《国语。晋语一》:「上下左右,以相心目,用而不倦,身之利也。」
2.心中或视觉方面的感受。《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
3.想法和看法。如:「在他的心目中,亲情胜过一切。」
分類:
心目
想法
看法
内心
记忆
眼前
《國語辭典》:
即事
拼音:
jí shì
1.任职、做事。《史记。卷二八。封禅书》:「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
:「五鼓既作,牵牛正中,公乃盛服执笏,以入即事。文武宾属,俯首听位。」
2.眼前的事物。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二首之二:「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后文人因景有感而作诗词,常以即事作为题目。如司空曙有〈江村即事〉诗、杜甫有〈草堂即事〉诗等。
分類:
即事
面对
任事
当前
对眼
眼前
前事
作事
词题
题目
题材
等等
《國語辭典》:
苟且
拼音:
gǒu qiě
不守礼法、不务实际或马虎草率,得过且过。《文选。陆机。五等论》:「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
分類:
苟且
勉强
随便
正当
循礼
眼前
礼法
马虎
男女
得过且过
敷衍了事
《國語辭典》:
偷安
拼音:
tōu ān
贪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难。三国魏。
钟会
〈
移蜀将吏士民檄
〉:「若偷安旦夕,迷而不返,大兵一放,玉石俱碎。」《红楼梦》第四五回:「探春道:『你虽不会作,也不要你作,你只监察著我们里头有偷安怠惰的,该怎么样罚他就是了。』」
分類:
偷安
目前
安逸
苟安
眼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