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东飘西荡(東飄西蕩)  拼音:dōng piāo xī dàng
四处飘泊不定。比喻生活不安定。《孤本元明杂剧。苏九淫奔。第一折》:「小子姓唐名国相……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隋唐演义》第五一回:「今日弄得东飘西荡,子不认母,节不成节,乐不成乐,自贻伊戚如此。」也作「东扬西荡」。
《漢語大詞典》:东不着边,西不着际(東不着邊,西不着際)
谓四处无着落,没有落脚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逃去两日,东不着边,西不着际,肚里又饿不过,看见乞儿每讨飰,讨得来,倒有得喫;只得也皮着脸去讨些充饥。”亦作“ 东又不着,西又不着 ”。《水浒传》第十七回:“﹝ 高太尉 ﹞又差人来捉洒家……吃俺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宇,逃走在江湖上,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来到 孟州 十字坡 过。”
《漢語大詞典》: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前不着村,後不着店)
亦作“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亦作“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
(1).谓离村店较远,吃住困难。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天色已晚,兀的不下雨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水浒传》第二回:“小人母子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西游记》第二七回:“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真是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没奈何了。”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四:“他又对我讲起另一次打猎时为了追赶黄羊怎么把汽车弄到草原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抛了锚的故事。”
(2).喻毫无着落,左右为难。《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你好人儿,弄的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上稍,没下稍,出丑惹人嫌。”
《漢語大詞典》: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谓不着边际;没有着落。 郑义 《迷雾》八:“ 唐可林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地又说一句,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國語辭典》:没了落(沒了落)  拼音:méi liǎo luò
没好下场、好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只因为有个人家,也为内眷有些妒忌,做出一场没了落事,几乎中了人的机谋,哄弄出折家荡产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