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是翁矍铄
 
盘马不甘老

相关人物
马援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
「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悯其老,未许之。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刑四万馀人征五溪。」唐·李贤注:「矍铄,勇貌也。」

例句

愧无秋豪力,谁念矍铄翁。 李白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垂泪方投笔,伤时即据鞍。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据鞍惭齿发,责帅惧春秋。 武元衡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文章立事须铭鼎,谈笑论功耻据鞍。 羊士谔 西川独孤侍御见寄七言四韵一首为郡翰墨都捐逮此酬答诚乖拙速

《國語辭典》:据鞍(據鞍)  拼音:jù ān
骑马作战。《三国志。卷二六。魏书。满宠传》:「昔廉颇彊食,马援据鞍,今君未老而自谓已老,何与廉、马之相背邪?」宋。刘克庄〈军中乐〉诗:「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漢語大詞典》:矍铄翁(矍鑠翁)
(1).后汉书·马援传:“ 援 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矍铄,形容老人精神健旺。时 援 年已逾六十。后以“矍鑠翁”为 马援 的代称。 唐 许浑 《登蒜山观发军》诗:“定繫猖狂虏,何烦 矍鑠翁 !”
(2).借指六十岁以上而精神健旺的老人。 宋 黄庭坚 《子范徼巡诸乡捕逐群盗几尽辄作长句劳苦行李》诗:“乃兄本是文章伯,此老真成矍鑠翁。”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迭韵诗:“盛时进退原容易,林下新添矍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