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挑拨离间(挑撥離間)  拼音:tiǎo bō lí jiàn
搬弄是非,分化彼此感情,使人互相猜忌。如:「你们两个要互相信任,不要上了他挑拨离间的当。」
《漢語大詞典》:统一体(統一體)
哲学用语。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而结成的整体。 朱光潜 《美学拾穗集·黑格尔的〈美学〉译后记》:“理想的境界是精神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自然,使精神与自然(亦即主体与客体)融合成为和谐的统一体。”
《漢語大詞典》:添油炽薪(添油熾薪)
犹言火上加油。比喻人为地激化矛盾,使事态严重。 明 李贽 《与曾中野书》:“昨见公,令我两箇月心事顿然冰消冻解也。乃知向之劝我者,祗为我添油炽薪耳。”
《國語辭典》:言行相顾(言行相顧)  拼音:yán xìng xiāng gù
言顾行,行顾言,即说话与行为兼顾一致。如:「他十分重视信用,是个言行相顾的人。」《北齐书。卷三七。列传。魏收》:「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漢語大詞典》:摇悦
一会儿动摇,一会儿喜悦的矛盾心理。
《國語辭典》:相安无事(相安無事)  拼音:xiāng ān wú shì
彼此和平共处,未生事端。《文明小史》第二回:「倘遇地方官拊循得法,倒也相安无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舍亲是个京官,自己养了一辆车,用了一个车夫,有好几年了,一向倒还相安无事。」
《国语辞典》:防卫机制(防卫机制)  拼音:fáng wèi jī zhì
心理学上指称自我为解决内在心理矛盾所造成的焦虑而使用的策略,如合理化、投射作用等。也称为「防卫机转」。
《国语辞典》:不对茆荀儿(不对茆荀儿)  拼音:bù duì mǎo xún ér
不互相符合、矛盾。《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岂有何玉凤那等一个聪明机警女子,倒会想不到此,还用这等左疑右猜,这不叫作不对茆荀儿了么?」
《国语辞典》:自打嘴巴  拼音:zì dǎ zuǐ bā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比喻人的言行前后矛盾,无法说解,而让自己出丑。如:「你要求员工保密,却又自己泄底,岂不是自打嘴巴?」
《国语辞典》:不是冤家不聚会(不是冤家不聚会)  拼音:bù shì yuān jiā bù jù huì
形容人会碰在一起发生矛盾、纠纷或情感问题,都是缘分注定好的。通常指今世成为情人或亲人,须有前世缘分。《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这个不是冤家不聚会,好教官人得知。却有一头好亲在这里。」也作「不是冤家不聚头」。
《国语辞典》:性格悲剧(性格悲剧)  拼音:xìng gé bēi jù
一种悲剧。主要表现主角的矛盾性格,常是文学、戏剧的题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赛罗》为此类悲剧的代表。
《国语辞典》:以夷治夷  拼音:yǐ yí zhì yí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明史。卷一六六。张祐传》:「以夷治夷,可不烦兵而下。」也作「以夷伐夷」、「以夷制夷」。
《國語辭典》:坐收渔利(坐收漁利)  拼音:zuò shōu yú lì
利用别人彼此间的冲突矛盾而获利。参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条。如:「由于厂商眼光短浅,竞相降价,反使前来招标的外商坐收渔利。」
分類:矛盾
《漢語大詞典》:自厝同异(自厝同異)
谓自找矛盾,互相不和。宋书·沈攸之传:“卿忘 廉 、 藺 、 寇 、 贾 之事邪?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彼此之升降。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济艰难,岂可自厝同异。”
《国语辞典》:叉股子话(叉股子话)  拼音:chā gǔ zi huà
相互矛盾的话。《醒世姻缘传》第八六回:「你爷儿两个人说的叉股子话,我这就不省的。」
分类:相互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