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石祁子 朝代:春秋卫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卫国人。父石骀仲为卫大夫,死后无嫡子,有庶子六人争当继承者。掌卜之人谓之曰若沐浴佩玉,则得吉兆。五人皆听从其言。独石祁子以为持亲丧,不沐浴佩玉,人称心正知礼。
赵知礼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9—565 【介绍】: 南朝陈天水陇西人,字齐旦。涉猎文史,善隶书。陈霸先(陈武帝)讨元景仲,引为书记,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军国大事,参预谋划。侯景平,授中书侍郎。入陈,为散骑常侍,太府卿。陈文帝天嘉元年,进爵为伯。王琳平,除吴州刺史。再迁右卫将军。卒谥忠。
慎知礼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998 【介绍】: 宋衢州信安人。慎温其子。幼好学,年十八,为钱俶掌书记。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从俶归宋,授鸿胪卿。历知陈州、兴元府。以母老乞归养,退处十年。至道三年,以工部侍郎致仕。自幼至白首,岁读《五经》。每开卷,必正襟危坐,从不懈怠。
全宋文·卷四二
慎知礼(九二八——九九八),衢州信安(今浙江衢州)人。幼好学,年十八,献书钱俶,署校书郎。未几为掌书记。后从俶归宋,授鸿胪卿,历知陈州、兴元府。以母老乞归,退处十年。至道三年以工部侍郎致仕。咸平初卒,年七十一。《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韩崇训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1010 【介绍】: 宋磁州武安人,字知礼。韩重赟子。以荫补供奉官。从征河东,权知麟州。屡败西夏李继迁。以功擢西上閤门使,邠、宁、环、庆、清远军都巡检使,徙镇定、高阳关行营钤辖,屯镇州。契丹兵至威武军,崇训陈兵唐河,扼其要路,迫敌遁去。移并、代钤辖,权知并州,与大将王超袭破契丹于定州。真宗景德初,契丹兵南下,又与王超追袭至镇州。大中祥符二年,授右龙武军大将军,领韶州防御使。以本官分司西京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1028 【介绍】: 宋僧。四明人,字约言。俗姓金。七岁丧母,发愿出家,十五岁受具。二十岁从宝云寺义通法师习天台教观。甫经一月,便能讲经。与高僧慈云相结,义同手足。未几,名撼四方,净侣云集。太宗淳化间出主乾符寺,寻迁延庆寺,专事忏讲四十余年,生徒遍于东南。真宗赐号法智大师,世称四明尊者。后世尊为天台宗十七祖。有《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大悲忏仪》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1028 【介绍】: 宋僧。四明人,俗姓金,名知礼,字约言。年十五出家,师事宝云寺义通法师。讲天台教观。真宗天禧四年住延庆寺,学徒甚众。有《十义书》、《融心解》等多种。
全宋文·卷一七四
知礼(九六○——一○二八),又称智礼,字约言,俗姓金氏,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幼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二十岁从天台螺溪传教院义通学天台教观。端拱元年师卒,遂继席弘化。后居四明延庆院。四十馀年中,讲论佛典,修礼忏法,并与本宗「山外派」展开长期争论,开创山家派,成为天台宗著名义学高僧,后人尊为天台宗第十七祖,人称四明尊者,宋真宗赐号法智大师。天圣六年卒,年六十九。著述宏富,有《十二门指要钞》、《观心二百问》、《金光明经文句》、《观音玄义记》、《观音义疏记》、《观经疏妙宗钞》、《四明十义书》、《四明尊者教行录》等,多存。见释宗晓《四明尊者年谱》(《大正藏》卷四六),《佛祖统纪》卷八。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知礼。字约言。四明金氏子。父母祷佛而生。神宇清粹。不与众伦。出家具戒。从宝云习教观。大有解入。与慈云相结。义同手足。端拱元年。宝云归寂。遂继席弘化。学众云委。咸平中。郡大旱。与慈云同修光明忏祈雨。约三日无应当。然一手供佛。忏未竟。雨已大浃。是年。遣门人如什二子。持十义书观心二百问。诣钱塘昭师室。初是。光明玄。有广略二本。景德前。钱塘恩师制发挥记。专解略本。谓。十种三法。纯谈法性。不须更立观心。广书有之者。后人擅加耳。师于是。作扶宗记。大明广书附法观心之义。谓恩师之废观心。是谓有教而无观。有梵天昭孤山圆。皆奉先门学。述辩讹。以助略书。彼此诘难往返。绵历七载。乃总结前后。为书二卷。凡十章。因为十义书。又设为二百问以质之。时。孤山居昭师座端。观如什论不已。遽白郡守。以来无公据发遣。令还不复致答。事乃已。祥符六年。建念佛施戒会。岁视为尝。且撰融心解。明一心三观。显四净土之旨。天禧改元。谓其徒曰。半偈亡躯。一句投火。圣人之心。为法如是。吾将捐身。以警懈怠。乃与异闻。结十同志。修法华忏。三载期满。将焚身以供妙经。秘书杨大年。以常住弘法为请。并诸公。交劝力止之。乃复结十僧。修大悲忏法三载。以酬素愿。是年。述消复三用章。对孤山阐义钞。四年驸马李遵勖。奏师高行遗身。上嘉叹。赐号法智。且遣内侍。至延庆寺。命修法华忏三日。为国祈福。因撰观音别行玄记。观经疏妙宗钞。天圣改元。天童凝禅师。贻书论指要钞。拣示达磨门下三人。得道浅深。为不可。师为改之。三年。大弘放生之业。五年。制光明文句记。以迫归寂。不及终帙。六年元旦。建光明忏七日。为顺寂之期。至五日。结跏趺坐。召大众说法。称佛号。奄然而逝。寿六十九。夏五十四。露龛二七日。颜貌如生。爪发俱长。塔于南城崇法院之左。师著述数十种。发明天台一家之旨。无剩义矣。诚为前达之功臣。后学之模范。独于起信。大有悟入。故多所援据。后人扁其堂。曰起信。示不忘也。师门学甚夥。而尚贤为之冠。嗣法智。主延庆。道化大行。尝晨入忏堂。见一虎伏几前。贤直进。展尼师坛于虎背。拜之。寂无所睹。奇哉。则其人为可知矣。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知礼,字约言。明州金氏子。其父母梦神僧携一童,畀之曰:“此佛子罗睺罗也。”未几生礼。七岁丧母,号哭不绝,白父求出家,依太平兴国寺洪选得度。及长,诣宝云寺义通法师学教观圆顿之旨,一受即了。淳化中主乾符寺,寻徙保恩院,敷扬教观,学徒踵至。会明州旱,礼与慈云式同修光明忏。约三日不雨,当自焚一手。如期,果大雨。大中祥符三年,重建保恩寺,赐名“延庆”。六年建念佛施戒会。自兹以降,每岁二月望,以为常举。尝集十僧,修《法华忏》三年,更集十僧修《大悲忏》三年,积精竭诚,千日无倦。人以为难,自礼视之,乃若固然。复于佛前,并爇三指,真心妙谛,超然生死。天禧四年,赐号“法智大师”,敕令住世演教。礼以从上诸祖,阐扬净土者,多谭事相,空示观门,暂被时机,未穷圆顿。因取天台《观无量寿经疏》,研极理奥,曲畅玄风,成《妙宗钞》数万言。时方诏天生立放生池,礼舍钵资,集诸善缘,结放生会,每岁佛诞日,纵诸鱼鸟。有司以闻,敕枢密刘筠撰文,立碑院内。天圣六年正月元日将示寂,建《光明忏》七日。至五日,结跏趺坐,召众说法,称佛数百声,奄然而逝,年六十九。露龛二七日,爪发加长。阇维时,舌根不坏,若莲华然。
谭知礼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长沙人,字子立。谭世绩族子。初习举子业。往从胡安国于衡山,尽扫前日习气,抱《春秋》研其旨,余力治《资治通鉴》。安国卒,归省其家,遽还衡山,居萧寺,与胡宏兄弟昼夜读书,以坏器盛粗饭菜羹,若将终身。会亲卒奔丧,未及除服亦卒。
元奉宗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38 【介绍】: 宋杭州馀杭人,字知礼。元德昭孙。真宗景德间进士。仁宗初,知海门县,地苦斥卤,为凿池注甘泉,民甚利之。累官屯田员外郎,致仕归。
慎知礼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四年(1037)任庐州知州兼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