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59,分291页显示 上一页 272 273 274 275 276 278 279 280 281 下一页
蔡世松(字 伯乔 号 友石、听涛、一号寿公 )
赵寅永(字 羲卿 号 云石 文忠 )
顾元熙(字 丽丙 号 耕石 )
苏廷玉(字 鳌石、韫山 号 清湄 )
计芬(名 炜 字 小隅 号 儋石 )
钱仪吉(名 逵吉 字 衍石、蔼人 号 心壶、新梧、衎石 )
吴兰修(字 石华 号 荔村、古输 )
姚莹(字 石甫、明叔 号 展和、幸翁、展如 斋 )
林则徐(字 少穆、元抚 号 俟村老人、石麟 文忠 )
谢学崇(字 椒石 )
郭尚先(字 兰石 )
时式敷(字 肩甫 号 松石 )
潘光岳(字 仲瑛 号 石闾 )
王之棠(字 石农 )
其它辞典(续上)
石毓萱(字 北堂 号 寿庭 )蔡世松(字 伯乔 号 友石、听涛、一号寿公 )
赵寅永(字 羲卿 号 云石 文忠 )
顾元熙(字 丽丙 号 耕石 )
苏廷玉(字 鳌石、韫山 号 清湄 )
计芬(名 炜 字 小隅 号 儋石 )
钱仪吉(名 逵吉 字 衍石、蔼人 号 心壶、新梧、衎石 )
吴兰修(字 石华 号 荔村、古输 )
姚莹(字 石甫、明叔 号 展和、幸翁、展如 斋 )
林则徐(字 少穆、元抚 号 俟村老人、石麟 文忠 )
谢学崇(字 椒石 )
郭尚先(字 兰石 )
时式敷(字 肩甫 号 松石 )
潘光岳(字 仲瑛 号 石闾 )
王之棠(字 石农 )
人物简介
维基
石毓萱(1793年10月20日—?年),字北堂,号寿庭,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嘉庆十五年庚午科顺天乡试第二百八名举人,辛未进士,任广东乐会县知县。父石俊,山东登州府。
人物简介
维基
蔡世松(?—1843年),字伯乔,号友石,一号听涛、一号寿公。江苏上元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吏部主事,升郎中。出任安徽庐凤道,升安徽按察使,内调顺天府府尹,左迁太仆寺少卿。工书法,善模仿名人笔迹,曾刊《墨缘堂法贴》。
人物简介
简介
赵寅永(朝鲜语:조인영,1782年—1850年),朝鲜王朝后期大臣,丰壤赵氏势道政治的核心人物。字羲卿,号云石,本贯丰壤,是朝鲜翼宗妃神贞王后赵氏的叔父。朝鲜纯祖年间科举及第进入政界,朝鲜宪宗时得势,官至领议政,并在1839年主导镇压天主教的“己亥邪狱”。宪宗末年失势,朝鲜哲宗即位后重新出任领议政,并死于任上,谥号“文忠”。此外他在金石学上也有较高的造诣。遗著《云石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丽丙,号耕石。嘉庆十四年进士,由编修累官翰林院侍读。二十四年,提督广东学政。工八股文,兼善诗书。多病,卒于官,年四十一。维基
顾元熙,字丽丙,号耕石,江苏长洲县(今属苏州市)人。清朝翰林。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恩科江南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次年会试联捷,本来拟定会元,因考官侍郎英和以第二名孔传纶二三场奥博多奇字,改顾元熙为第二。殿试二甲,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侍讲。著有《小楷金石萃编》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福建同安人,字鳌石。嘉庆十九年进士。道光间历任山东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署四川总督,缘事降为四川按察使。有《亦佳室诗文钞》。维基
苏廷玉(1783年—1853年),字韫山、号鳌石、清湄,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苏光彩之子。嘉庆十三年(1808年)乡试中举。嘉庆十九年(1814年)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五年(1825年)任刑部广东司主事、秋审处行走。道光六年(1826年)任刑部贵州司员外郎。道光七年(1827年)律例馆提调、刑部浙江司郎中。道光九年(1829年)任江苏松江府知府;署江宁府知府;同年改任苏州府知府。道光十年(1830年)任陕西延榆绥道、署理苏松粮道。道光十二年(1832年)任苏松太道、山东按察使,兼署山东布政司、山东盐运使。道光十三年(1833年)任四川按察使。道光十五年(1835年)署四川布政使,同年实授。道光十八年(1838年)兼任四川按察使,署理四川总督。道光二十年(1840年)任大理寺少卿。有子苏士荣、苏士准、苏士芳、苏士廉、苏士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3—1846 【介绍】: 清浙江秀水人,初名炜,字小隅,号儋石。计楠子。工画,凡山水、竹木、人物、佛像皆古朴脱俗,尤善花鸟。精鉴别,藏砚甚多。因得莲叶、红丝两方佳砚,遂名其室曰“莲叶红丝两砚石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3—1850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初名逵吉,字衍石,一字蔼人,号心壶。嘉庆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工科给事中。后主讲广东学海堂、河南大梁书院多年。长于史学。撰《晋兵志》,辑清人碑表状志为《碑传集》,另有从弟钱泰吉,字警石,世有“嘉兴二石”之称。《衍石斋记事稿》等。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九
钱仪吉,字蔼人,号新梧,又号衎石,嘉兴人。嘉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工科给事中。有《闽游》、《北郭》、《澄观》、《定庐》、《刻楮》诸集,《旅逸小稿》、《后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广东嘉应州人,字石华。嘉庆十三年举人,官信宜训导。在粤香书院筑室,藏书数万卷。通经史,兼擅算学。有《南汉记》、《方程考》、《端溪砚史》、《荔村吟草》、《桐华阁词》。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吴兰修,字石华,嘉庆人。嘉庆戊辰举人,官信宜训导。有《荔村吟草》。词学图录
吴兰修(1785-?) 字石华,号荔村,又号古输。广东嘉应(今梅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阮元任两广总督,以之为学海堂山长。通经史,擅算学。尝自榜其门曰"经学博士"。工诗古文辞,尝与张维屏等结希古社。尤精倚声,自镌"岭表词人"印。有《荔村吟草》、《桐华阁词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5—1853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和,晚号幸翁。嘉庆十三年进士。鸦片战争期间为台湾道,与达洪阿设计击退英军。战后以“冒功欺罔”贬官四川。咸丰初复起用,赴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官终湖南按察使。师事从祖姚鼐,工诗,文章善陈时事利害。鸦片战失败后,寻求御侮之策,著《康輶纪行》、揭英侵藏野心,欲使朝廷戒备。有《中复堂全集》。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姚莹,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如,桐城人。嘉庆戊辰进士,历官湖南按察使。有《后湘诗集》。全台诗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以「十幸」名斋,又号幸翁。安徽桐城人。从祖姚鼐为桐城派古文创始人之一。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二十一年(1816)出任福建平和县知县。二十二年(1817)调任龙溪知县。以法治县,颇有政绩。二十四年(1819)调任台湾知县,不务苛细,一以恩信抚之,深得士民心。旋兼理海防同知。道光元年(1821)移署噶玛兰通判。兰地初辟,姚莹多方规划,抚恤灾民,兴利除弊,士民称善,旋以遭忌罢职。道光三年(1823),方传燧调任台湾府,复应邀渡台襄助,殚精竭虑,多所建言,至道光五年(1825)始回内地。道光十八年(1838)擢台湾道,以台湾民情浮动,外阻大海,内逼悍番,游民错处,奸宄时作,因收养游民,略以兵法部署之,以为义勇,又训练士卒,阴为战守计。二十一年(1841)英军犯鸡笼海口,又犯大安港,姚莹设方略,与总兵达洪阿积极备战,奋勇抗敌,数次击退英军攻击,斩获甚众。奏入,皇帝特赐花翎,兼二品冠服,荫一子云骑尉,以旌其功,由是为中外大臣所嫉。和议后,英人与清廷投降派相互勾结,诬陷姚莹,遂于二十三年(1843)以「冒功」罪被革职逮问。出狱后,贬至四川。咸丰元年(1851)调任广西按察使,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军,可惜言论方略多受牵制而不见用。兵败后随军至湖南,任湖南按察使,忧劳愤郁,病死。姚莹以经世自任,常以济人利物为念。为政务因地制宜,无所偏执。在台十馀年,洞悉台湾地势民情,整饬吏治,振兴文风。著有《中复堂全集》九十八卷(清同治六年八月刊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重刊),其中《东槎纪略》、《东溟奏稿》并为关系台湾重要史料。姚莹博览群籍,平素慕贾谊、王守仁之为人、为学,体用兼备,不为空谈。文章善持论,指陈时事利病,慷慨深切;诗自明七子入,而以盛唐为宗,主张不强作,大抵于古人善处别有会心,不肯貌袭,往往成一家言。 姚莹有关台湾之诗作,《中复堂选集》辑录《后湘》二集、续集,共有古诗十一首,律诗三十三首,绝句十四首,合计五十八首。章法缜密,温雅蕴藉。今以《中复堂全集》为底本,覆校《中复堂选集》,参以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等选本。(吴福助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5—1850 【介绍】: 清福建侯官人,字少穆,一字元抚,晚号俟村老人。嘉庆十六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历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所至必详究地方情况,对河工利弊、海塘水利,都知其根底。于鸦片盛行,尤痛心疾首,谓“以土易银”,无异于“谋罪害命”。十八年,在湖广厉行禁烟,并上折议禁烟事。次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限期命外商缴烟,在虎门公开销毁二百三十七万余斤。同时收集翻译外国资料,了解西方情况,编为《四洲志》;又加强防务。授两广总督。旋以英舰队北上胁和,革职,谪戍伊犁。在新疆兴办水利屯垦,富有成效。二十五年冬内调,历署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二十九年,因病辞官还乡。文宗即位后,起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太平军,行至广东潮州病卒。谥文忠。有《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信及录》、《云左山房诗文钞》等。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五
林则徐,字元抚,一字少穆,侯官人。嘉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云贵总督,加太子太保。赠太子少傅,谥文忠。有《云左山房诗钞》。词学图录
林则徐(1785-1850) 字少穆,一字元抚,号石麟、俟村老人。以抗英受诬谪伊犁。起为陕西巡抚,调云贵总督。病归,谥文忠。有《云左山房诗钞》,词附见。黄鹤楼志·人物篇
林则徐(1785—1850) 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字元抚,又字少穆,号石麟、俟村老人、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等。福建侯官县(今闽侯)人。嘉庆十六年(1811 )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以主持“虎门销毁”、力抗西方入侵,同时主张“开眼看世界”而名垂史册。所作七绝《题朱久香学使〈花间补读图}》二首,有“黄鹤楼前玉笛吹,梅花如雪驻襜帷”之句。维基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男性,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左营司巷(今福州市鼓楼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先驱、诗人、学者、翻译家。1811年林则徐(26岁)中进士,后曾官至一品,曾经担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林则徐知名于主张严禁进口的洋鸦片,他曾于1833年建议在国内种鸦片以抗衡洋鸦片。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使威廉·渣甸、兰斯禄·颠地等鸦片商行交出鸦片,将收到的洋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门销烟成为清帝国与大英帝国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林则徐虽一生奉命与西方抗击周旋,但他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虚心开放的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著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人物简介
维基
谢学崇(1783年—1840年),字椒石。江西南康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生。谢启昆之子,为书香世家。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是年六月二十六日,其父谢启昆病逝于广西巡抚任上,谢学崇回家守丧,刊行其父遗著《小学考》。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察一等,以道府行政长官候用,后出任陈州知府。道光四年(1824)以后,赋闲在家,寄居扬州邗上,前后近二十年。担任幕宾以维持生计。道光二十二年(1840年)卒。著有《亦园诗剩》5卷、《小苏潭词》6卷。有子谢质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6—1833 【介绍】: 清福建莆田人,字兰石。嘉庆十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大理寺卿。工书,善画墨兰。有《增默庵遗集》、《坚芳馆题跋》。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一
郭尚先,字兰石,莆田人。嘉庆己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有《增默庵诗遗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七
时式敷,字肩甫,号松石,单县人。嘉庆丁丑进士,改庶吉士,官南城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潘光岳,字仲瑛,号石闾,广东南庄河滘人,家居鳌头堡登云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七
王之棠,字石农,武陵人。嘉庆戊寅举人,官沭阳知县。有《雪鸿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