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砂糖  拼音:shā táng
1.粗制的褐色蔗糖。
2.由蔗糖精制成白色块粒状而质地较松的糖。
《漢語大詞典》:沙糖
即砂糖。北史·真腊传:“饮食多苏酪、沙糖、秔粟、米饼。”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沙糖中国本无之。 唐太宗 时外国贡至,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用其法煎成,与外国者等。自此中国方有沙糖。”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五·沙糖﹝集解﹞引 吴瑞 曰:“稀者为蔗糖,乾者为沙糖,球者为球糖,饼者为糖饼。”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我由此才知道硬吃的苦痛,我只记得还做小孩子时候的吃尽一碗拌着驱除蛔虫药粉的沙糖才有这样难。”
分類:砂糖
《高级汉语词典》:细砂糖  拼音:xì shā táng
结晶颗粒较小的糖
《国语辞典》:白砂糖  拼音:bái shā táng
用甘蔗汁制成褐色砂糖后,再施压榨,去其糖蜜,则成白砂糖。简称为「白糖」。
《漢語大詞典》:鼻凹里砂糖(鼻凹裏砂糖)
喻可望而不可即之物。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抹一块鼻凹里砂糖,流两行口角底顽涎。” 元 曾瑞 《斗鹌鹑·风情》套曲:“假真诚好话儿亲曾验,鼻凹里砂糖怎去餂。”亦省作“ 鼻凹糖 ”。雍熙乐府·点绛唇·子弟收心:“燕不下口内涎,餂不着鼻凹糖。”
分類:可望不可
《漢語大詞典》:砂糖鱼儿(砂糖魚兒)
一种糖制的鱼形儿童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