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径韵》:无磬(无磬)
杨万里诗:细雨檐无磬,安得更有声。
《漢語大詞典》:天磬
道家叩齿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右相叩为天磬,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右右相叩,命曰搥天磬。”参见“ 天鼓 ”。
分類:道家
《漢語大詞典》:天鼓
(1).天神所击之鼓。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史记·天官书》:“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云仙杂记》卷九引 晋 葛洪 《抱朴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 唐 李白 《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天鼓鸣》:“ 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响。”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节:“雷声隆隆,好象谁在猛击天鼓助威风!”
(2).道家的一种法术。中央牙齿上下相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右相叩为天磬,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中央上下相对相叩,名曰鸣天鼓。”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牵牛北,天鼓也。”
(2).道家的一种法术。中央牙齿上下相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右相叩为天磬,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中央上下相对相叩,名曰鸣天鼓。”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牵牛北,天鼓也。”
《分类字锦》:雅吹击磬(雅吹击磬)
后汉书桓荣传:车驾幸太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辨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又诏诸生雅吹击磬,尽日乃罢。
分类:学校
《分类字锦》:帛砧裁磬
梦溪笔谈:唐独异志云:唐承隋乱,乐簴散亡,独无徵音。李嗣真密求得之,闻弩营中砧声,求得丧车一铎入振之于东南隅,果有应者。掘之得石一叚,裁为四具,以补乐簴之阙。此妄也。声在短长厚薄之间,故考工记:磬氏为磬,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磨其毫末,则声随而变。岂有帛砧裁琢为磬,而尚存故声哉?兼古乐宫商无定声,随律命之,迭为宫、徵。嗣真必尝为新磬,好事者遂附益为之说。既云裁为四具,则是不独补徵声也。
分类:磬
《韵府拾遗 径韵》:代磬
通典:梁有铜磬,则今方响也。方响以铁为之,以代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