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豪韵》:示高
唐书百官志:太卜署令,祭祀大事,率卜正卜日,示高于卿,退而命龟,既灼而占。
分类:示高
《韵府拾遗 潸韵》:示简(示简)
易: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漢語大詞典》:披示
揭示,显示。 艾青 《向太阳·太阳之歌》:“ 邓肯 ,从太阳得到启示,用崇高的恣态,披示给我们以自然的旋律。”
分類:揭示显示
《漢語大詞典》:戒示
如诫垂示。汉书·韦玄成传:“ 玄成 復作诗,自著復玷缺之囏难,因以戒示子孙。”
分類:垂示
《韵府拾遗 寘韵》:色示
大戴礼:内诚不足,色示有馀。
《韵府拾遗 寘韵》:枉示
徐陵书:姜皓至,枉示,具公忠义之怀。
《韵府拾遗 微韵》:示讥(示讥)
春秋:吉禘于庄公。注:庙成而告祭,又不于太庙,故详书以示讥。谷梁传:筑鹿囿。疏:鲁先有囿,今复筑之,故书以示讥。
分类:示讥
《韵府拾遗 庚韵》:示荣(示荣)
春秋:庄公九年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胡传:若以复雠举事,则此战为义战,当书公冠于败绩之上,与沙随之不得见、平丘之不与盟为比,以示荣矣。
分类:示荣
《漢語大詞典》:示重
表示器重。 明 陈子龙 《皇明虞求徐公行状》:“苟当其意,即得美迁,以市恩示重,其所以罗致公者至再。”
分類:示重器重
《國語辭典》:标示(標示)  拼音:biāo shì
标明、揭示。如:「这块牌子标示著『游客止步』。」「前面有块警告标示。」
《漢語大詞典》:引示
引导启示。 郭沫若 《蜩螗集·为多灾多难的人民而痛哭》:“你是一位勇毅的舵手,你突破着万重的险难,给予千千万万的志士以无上的鼓励、引示、声援。”
分類:引导启示
《漢語大詞典》:现示(現示)
显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众拜时,恨无现示。及二人拜,方投地,忽见徧海皆莲花,花上瓔珞垂珠。”
分類:显示
《國語辭典》:展示  拼音:zhǎn shì
明显的表现出来。如:「展示新装」。
《韵府拾遗 寘韵》:博示
范宁谷梁传序:于是乃商略名例,敷陈疑滞,博示诸儒同异之说。
《漢語大詞典》:申示
申明表示。后汉书·张纲传:“﹝ 纲 ﹞既到,乃将吏卒十餘人,径造 婴 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
分類: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