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2,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礼志
陈鱼
国防
仪台
六仪
法仪
赞谒
遗礼
行仪
司盟
礼园
攒涂
国仪
礼序
礼职
《漢語大詞典》:礼志(禮志)
(1).言礼之书。国语·晋语四:“礼志有之,曰:‘将有请於人,必先有入焉;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
(2).指史书中记载有关礼仪制度的篇章。
《漢語大詞典》:陈鱼(陳魚)
左传·隐公五年:“遂往,陈鱼而观之, 僖伯 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 于 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杜预 注:“陈,设张也。公大设捕鱼之备而观之。”后因以“陈鱼”为帝王行为不合礼仪之典。 唐 苏颋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示威寧校猎,崇让不陈鱼。”
《國語辭典》:国防(國防)  拼音:guó fáng
国家为防禦外患,并保卫国土完整、国民安全,所设置的一切军事设施。《后汉书。卷七○。孔融传》:「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
《漢語大詞典》:仪台(儀臺)
(1).古台名。旧址在今 河南省 虞城县 西南。史记·魏世家:“ 魏惠王 六年,伐取 宋 仪臺 。”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一作‘义臺’。” 司马贞 索隐:“按《年表》作‘义臺’。”
(2).泛称行礼仪的高台。 元 袁桷 《上京杂咏再次韵》之四:“晨起仪臺立,烟青望眼迷。草低鹰侧目,车逼马迴蹄。” 清 俞樾 诸子平议·庄子二“虽有义臺路寝”:“ 樾 谨按:义, 徐 音仪,当从之……仪臺犹言容臺。《淮南子·览冥篇》‘容臺振而掩覆’, 高 注曰:‘容臺,行礼容之臺’。‘仪’与‘容’异名同实,盖是行礼仪之臺,故曰仪臺也。”
《漢語大詞典》:六仪(六儀)
(1).谓祭祀、宾客、朝廷、丧纪、军旅、车马等六种礼仪。周礼·地官·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
(2). 唐 开元 时,宫内设女官,其中有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合称“六仪”,掌教九御四德,率其属以赞皇后之礼仪。见新唐书·百官志二新唐书·后妃传序
《漢語大詞典》:法仪(法儀)
亦作“灋仪”。 法度礼仪。周礼·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灋仪。” 郑玄 注:“小法仪,趋行拱揖之容。”墨子·法仪:“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 唐 元稹 《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是夜而六宫承式,厥明而百吏受遗,草定法仪,兹实赖汝。” 郭沫若 《文艺论集·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何以说到国家的起源上来,他偏要取消他万法归宗的上帝而创出什么‘民约论’来,自行破坏自己的规矩法仪,自行作恶呢?”
分類:法度礼仪
《漢語大詞典》:赞谒(贊謁)
谓古代谒见帝王及上级官员时赞唱礼仪,引导进见。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 太祖 、 太宗 朝,閤门祗候不过三五员,宣导赞謁而已。”
《漢語大詞典》:遗礼(遺禮)
(1).指古《礼经》。 唐 王维 《魏郡太守苗公德政碑》:“坏壁古文, 曲臺 遗礼。” 赵殿成 笺注:“汉书: 后仓 説数万言,号曰《后氏曲臺记》。”
(2).指身后的丧礼。魏书·礼志三:“臣闻知子莫若父母,圣后知陛下至孝之性也难夺,故豫造金册,明著遗礼。” 宋 宋祁 《冯侍讲行状》:“已而得遗礼之文,谆谆纳忠,讫无它语。”
(3).犹言违失礼仪。 明 冯梦龙 《情史·情贞·济南张义妇》:“ 张 独事舅姑父母,生养死葬,无遗礼。”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一章五:“然其于出家修道,永乖世务,于不敬王者,遗礼废敬,则俱非议之。”
《国语辞典》:行仪(行仪)  拼音:xíng yí
1.生活上的礼仪。
2.佛教上指行事的仪则和轨式。
《漢語大詞典》:司盟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盟约之辞及其礼仪。参阅周礼·秋官·司盟
古代传说诸侯结盟时伺察盟者之神。司,通“ 伺 ”。左传·襄公十一年:“或间兹命, 司慎 、 司盟 ……明神殛之,俾失其民。” 杜预 注:“二司,天神。”仪礼·觐礼“加方明于其上” 唐 孔颖达 疏:“ 司慎 ,司不敬者; 司盟 ,司察盟者。”
《漢語大詞典》:礼园(禮園)
指修习礼仪之处。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脩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徵调曲六》:“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翱翔于礼园。”
《漢語大詞典》:攒涂(欑塗)
古代停殡礼仪的一种。聚木于棺的四周,以泥涂之,谓之“欑涂”。语本《礼记·丧服大记》:“君殯用輴,欑至于上,毕涂屋。” 陈澔 集说:“欑,犹丛也;丛木于輴之四面,至于棺上。毕,尽也;以泥尽涂之。”陈书·废帝纪:“遗誥绸繆,义深垣屏,而欑涂未御,翌日无淹。”
分類:礼仪四周
《漢語大詞典》:国仪(國儀)
国家的礼仪;朝廷的礼仪。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三国 魏 王弼 注:“居近得位,明习国仪者也。” 孔颖达 疏:“居在亲近而得其位,明习国之礼仪。”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三年:“ 传瓘 既袭位,更名 元瓘 ,兄弟名‘传’者皆更为‘元’。以遗命去国仪,用藩镇法。”
《漢語大詞典》:礼序(禮序)
本谓礼仪的次序得以实现。语本礼记·礼运:“故圣人参於天地,并於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 孙希旦 集解:“故君必正身立於无过之地,而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合其吉凶,然后礼序而民治也。”又:“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 孙希旦 集解:“礼者,所行有节而不可乱,故言‘序’。”后以“礼序”泛指礼仪制度。后汉书·皇后纪序:“及 周 室东迁,礼序凋缺。”
《漢語大詞典》:礼职(禮職)
指有关礼仪之职务。周礼·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三曰礼职,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事鬼神。”周礼·天官·女史:“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詔后治内政,逆内宫,书内令,凡后之事,以礼从。”
分類:礼仪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