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凤冕(鳳冕)
古代帝王所戴的礼帽。以珍贵鸟羽作饰,故名。 宋 刘子翚 《建康六感·梁》诗:“凤冕敬方袍,鸞旗游彼岸。”
《國語辭典》:朝帽  拼音:cháo mào
官吏上朝时所戴的礼帽。唐。柳宗元〈赠二君子〉诗:「替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
分類:上朝礼帽
《漢語大詞典》:象冕
皇帝纳后,朝诸侯时所戴的一种礼帽。隋书·礼仪志六:“ 后周 设司服之官,掌皇帝十二服……享先皇、加元服,纳后、朝诸侯,则象衣象冕。”
《漢語大詞典》:翎管
清 代官吏礼帽上用来固定翎子的管子。 清 曾国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上嘉公功,赏二品顶戴,赐翎管、班指诸物。”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找找我从前戴过的亮蓝顶儿,大约还在,就把我那个白玉喜字翎管儿解下来,再拿枝翎子。”
《漢語大詞典》:卷冕
(1).帝王的礼服和礼帽。礼记·郊特牲:“卷冕路车,可陈也而不可好也。”
(2).谓服卷冕。礼记·祭义:“天子卷冕北面。” 孔颖达 疏:“天子亲执卑道,服衮冕北面。”礼记·祭统:“君卷冕立于阼。”
《國語辭典》:雨缨(雨纓)  拼音:yǔ yīng
用染色犛牛尾做成的帽缨,清代官员祈雨时所戴。《清会典事例。卷三二八。礼部。冠服。冠服通例》:「凡祈雨承祭官及陪祀官,各雨缨素服。」
《漢語大詞典》:烟墩帽
明代宦官戴的一种礼帽。
分類:宦官礼帽
《国语辞典》:大礼帽(大礼帽)  拼音:dà lǐ mào
穿著大礼服时所戴的礼帽。
分类:穿著礼帽
《國語辭典》:冠盖如云(冠蓋如雲)  拼音:guān gài rú yún
冠盖,古代官吏戴的帽子和所乘坐车子的顶盖,后借以称达官贵人;如云,形容众多。「冠盖如云」,指众多的达官贵人聚集一处。汉。班固 西都赋:「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九尾龟》第一七四回:「一个赛金花的门外,顿时的冠盖如云,车马杂沓起来。」
《漢語大詞典》:红缨帽(紅纓帽)
清 代的礼帽。帽顶披红缨。冬春用暖帽,以缎为顶,以呢、绒或皮为檐;夏秋用凉帽,也叫纬帽,无檐,用纱或竹丝作胎,形如覆釜。有官职的外加花翎顶戴,以示官阶。《老残游记》第二回:“轿子后面,一个跟班的戴个红缨帽子,膀子底下夹个护书,拼命价奔,一面用手巾擦汗,一面低着头跑。” 鲁迅 《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头上戴着拖花翎的红缨帽,一条辫子在空中飞扬,朝靴的粉底非常之厚。”
《國語辭典》:红顶子(紅頂子)  拼音:hóng dǐng zi
清朝官服凡文武一品官的朝冠顶子都是顶红宝石,俗称「红顶子」。
《國語辭典》:便帽  拼音:biàn mào
日常戴的帽子,取其方便,故称为「便帽」。如:「这顶黑色便帽我戴了好几年,非常旧了。」
《漢語大詞典》:水晶顶(水晶頂)
水晶制作的礼帽顶子。 清 制,五品官礼帽用水晶顶。《老残游记》第六回:“登时上房里红呢帘子打起,出来一个人,水晶顶,补褂朝珠。” 凌力 《星星草》第六章四:“这位 济宁州 知州为了这次参谒穿上了全套朝服:头戴镂花金座衔水晶顶的朝冠;身穿石青色通身云缎、八蟒五爪的朝服。”
《漢語大詞典》:九旒冕
古代王公戴的一种礼帽。宋史·舆服志:“九旒冕: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亲王、中书门下,奉祀则服之。”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皇子行冠礼仪略:“内服跪受服,兴,置匴於席,执九旒冕者升,掌冠者降三等受之。”
分類:王公礼帽
《漢語大詞典》:角帽
太平天囯 官员朝见或宴集时所戴的盔式礼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 干王 ﹞一时解了龙袍角帽,改换云冠便服。” 罗尔纲 《太平天囯史稿》卷十二:“天朝冠制,平时戴风帽,朝见则戴盔,名为角帽,故有典角帽衙。 天王 及诸王角帽,又名金冠;各官角帽,又名朝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