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宗邦
(1).国都。亦引申指国家。 汉 焦赣 《易林·遯之既济》:“出门东行,日利时良,步骑与駟,经歷宗邦。”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明季流寇起衅於妇人:“馹递一裁,倚馹递为生者无从得食,相率为盗, 闯 贼得以招集之。流毒宗邦,覆灭宗社。”
(2).父母之邦,祖国。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试观南洋 英 属诸埠,其筑路之资大半为华商集股,利之所在,人共趋之。华商何厚於 英 属而薄於宗邦?”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而景教子弟,復多出入於 日斯巴尼亚 之学校,取 亚剌伯 科学而传诸宗邦,景教国之学术,为之一振。”
(3).为世界所尊仰的文明古国。 清 王韬 《弢园文录·原学》:“ 中国 ,天下之宗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 中国 而流传及外。”
《國語辭典》:汉奸(漢奸)  拼音:hàn jiān
为一己的利益而甘心出卖国家的人。《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上头看他一脸的连鬓大胡子,龙心大为不悦,说他样子很像个汉奸似的。」
《漢語大詞典》:五爱(五愛)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合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四条:“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公德。”
《国语辞典》:侨生(侨生)  拼音:qiáo shēng
移居于国外而回祖国求学的学生。如:「各类学校都设有负责协助辅导侨生生活事务的单位及人员。」
《國語辭典》:卖国贼(賣國賊)  拼音:mài guó zéi
损害国家利益而求取私利的人。《三国演义》第四一回:「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千句话并一句话说,我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不像从前那位老中堂,摆在面上被人家骂什么卖国贼,我就得了。」
《國語辭典》:条条大路通罗马(條條大路通羅馬)  拼音: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
(谚语)比喻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能将事情完成。如:「做事不要太钻牛角尖,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稍加变通,一定可以成功。」
《漢語大詞典》:革命烈士
指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中牺牲的军民。追认为革命烈士,须经相应的军政机关批准。1980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对有关事项作了规定。
《國語辭典》:爱国主义(愛國主義)  拼音:ài guó zhǔ yì
凡事以国家利益为主,并视爱国为理想道德情操的思维,这种对国家的情感认同与效忠崇拜,则与国族主义建构有关,常使用祖国、同胞等拟亲族的论述与词汇。
《漢語大詞典》: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观点、情感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意志。国际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漢語大詞典》:保家卫国(保家衛國)
保卫家乡和祖国。 袁静 《伏虎记》第十一回:“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袁静 《伏虎记》第三一回:“﹝红纸对联﹞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枪炮声中除旧岁,抗美援朝第一春。横批是:保家卫国。”
《國語辭典》:大好河山  拼音:dà hǎo hé shān
指美丽的国土。如:「故国大好河山,令人心向往之。」
《漢語大詞典》:叛卖(叛賣)
背叛并出卖(祖国、革命)。 吴伯箫 《攀金顶》:“﹝ 郭沫若 ﹞在 蒋介石 叛卖大革命的开始写了声讨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漢語大詞典》:三热爱(三熱愛)
1981年8月,共青团中央决定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党的“三热爱”教育活动。此后,“三热爱”与“五讲四美”并提,也成为全民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
《國語辭典》:里通外国(裡通外國)  拼音:lǐ tōng wài guó
暗中与外国勾结,进行阴谋活动。如:「任何稍有国家民族意识的人,都不会里通外国,谋取私利。」